自2007年4月5日瀏覽人數

2009年12月19日 星期六

2009年十二月第三週

過去一年,教會的主題是「更強盛、更強大」,我們在年初的時候談及信徒在經濟上的強盛,跟著我們談到職場服事的原則,最後三個月,我們談到基督徒屬靈紀律的建立。強盛和強大並不是為了我們的好處,而是為了更有效為鹽為光,成為教會其他弟兄姊妹和世界的祝福。我真的希望經過這一年,各位已經在主裡日漸成長,開始步進屬靈的強盛和強大。事實上,教會的人數增長了,部份小組成長了,而且開組的情況改善了,這都是我們漸趨強盛的明證和鼓勵。

明年教會的主題是「作活石,建靈宮,成為建立生命的教會」。教會應走出個人的層面,進入社群,不單搶救靈魂,更加要讓人藉著教會成長。在神的眼中,我們都像基督,也都應像基督。或者基督被別人所棄,但卻成為匠人重用的房角石。基督徒,甚至教會,有時在世人的眼中,並不是必須的,甚至有人覺得基督徒不應存在於世:他們老套、不合時宜、價值死板……但是基督徒的存在,對神來說仍是十分重要--因為他們是基督用重價買來的--故此,聖經也指出「基督徒也是世界不配有的人」。(來十一38)基督徒是活石,建立聖靈的居所。明年我們期望大家能不單搶救靈魂--「一領一」只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一人領一人信主怎樣說也不是「搶救」吧!)--我們更要使他們成為基督的門徒。

2009年12月12日 星期六

2009年十二月第二週

這幾天小女一直臥病在床,我夫婦兩人每晚疲於奔命。特別師母每晚都不能睡熟,作母親的偉大之處,又再親身經歷。

作父母是一種奉獻;奉獻本來就有犧牲的意義。沒有奉獻是不需要犧牲的。正是因為這緣故,慈愛的天父為我們犧牲了祂自己的獨生愛子,使我們得蒙拯救,成為祂的兒子。這就是我們在今個月慶祝聖誕節的緣由。人間父母的形象,正是按天父這慈愛的形象創造出來。

為甚麼教會會這麼重視奉獻呢?經濟的因素並不是最重要的考慮。如果奉獻本來就有犧牲的意義,那麼在奉獻當中我們就學習像天父一樣犧牲、像基督一樣犧牲。基督的犧牲,最終使祂被上帝提昇至祂的右邊,得著榮耀。今日很多基督徒在「參與奉獻的行動」時,他們並沒有看到這犧牲的一面。或者大家都會看到「奉獻是責任」、「奉獻是聖經的教導」,但奉獻卻是我們學習犧牲的過程。這種犧牲最終使我們願意在弟兄姊妹相交中可以願意「吃虧」而不問情由、這種犧牲使年輕夫婦不再逃避作父母的責任、這種犧牲使我們在服事中願意順服和與「跟我不一樣意見」的人合作……

如果紀念聖誔不再是一個商業行為,而實在地成為基督徒敬虔的一部份,那麼我們更應看重聖誕節中犧牲的意義,並且投入這犧牲的意義中。

2009年12月5日 星期六

2009年十二月第一週

我自認不是一個很細心的人。所以,當我們上週到馬來西亞雪蘭蛾州八打靈的神召會喜信堂中文部主領他們兩年一度的家庭營時,師母觀察到一些我沒有留意的情況。她指出,雖然這是一個家庭營,相對放鬆和自由(每日有差不多四小時的自由時間,整個下午都可以自由活動,只是早上和晚上聚會),但大部份弟兄姊妹,不分老幼,總是自覺準時到場。整個營會大約三百五十多人,但敬拜準時開始,氣氛熱烈。透過與牧師師母的交談和與弟兄姊妹的接觸,他們都反映了整個教會很有規舉。主日崇拜早堂八時卅分開始,但禮堂已經坐滿了崇拜的會眾(超過六百人!),難怪喜信堂在當地華語神召會是最大的堂會。

教會的吸引力很多時並不單止在台上。會眾的質素也是吸引人的理由。本港一些較為成功的堂會也不單單是因為他們有甚麼特別的策略,而是他們培育出出色的信徒群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以這些堂會吸引了有相同渴望的人加入。這些優良的質素,反映在教會生活的每一層面:人與人的關係,人在敬拜中的表現,信徒的律己要求,小組團契生活的共融關係和程度。故此,教會在不同的層面在建立不同的氣氛。講台上不斷教導屬靈的紀律,而在小組和團契層面,我們不斷期望建立更強的關係--這些都需要大家的協助。十二月廿日(日)下午2:00-6:00,我們將會有「小組發展日」,期望大家能透過是次活動更了解小組的功能,也因此會更知道怎樣投入小組的生活,並在當中彼此建立。

2009年11月28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第五週

昨天下午教會所舉辦的「夢想與呼召」佈道會,在眾弟兄姊妹的協助下順利舉行。分享嘉賓楊鴻濤博士,雖然擁有臨床心理學博士學位,而且現在也是香港某專業輔導學會的行政總裁,但在整個佈道會之中,他並沒有談論他的輔導專業,也沒有用甚麼高言大智去教導大家,他在會中所談的,只是上帝在他生命中的奇妙作為,他所講的只是他怎樣由一個佛教徒,卻被主耶穌奇妙地拯救,而現在卻成了一個以基督教輔導去服侍上帝的人的見證。

楊博士分享見證後,他立刻就呼召新朋友決志信主,起初我心裡還想:「這樣簡單地分享見證後就呼召,佈道的效果會否理想呢?」但當敬拜隊開始在台上領詩,楊博士繼續呼召要決志的朋友上到台前時,我就看見新朋友開始上前祈禱,而且弟兄姊妹之中,有部份期望主耶穌帶領的人也開始上前。這個時間,我就看見神的聖靈在工作了。

昨日整個聚會大約有五十多人,新朋友的人數不算太多,只有八個人。但在八個人之中,卻有五個人在昨天下午佈道會中決志信主,在比例上這個決志率可說是相當大。我在這件事中,我真的看見了甚麼叫作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沒有高言大智的說話,只有簡單地分享上帝在一個人生命中的真實作為,以產生了這麼大比率的福音果效,和隨之而來的聖靈工作。弟兄姊妹!試想象如果新朋友的人數再多一些,我相信昨日決志的人數可能會更多,神所得的榮耀就更大。我看出神真是定意要人得救,傳福音其實並不太難,只要有人願意講述神的作為,神自己就要去負責聽者的得救。所謂為主作見證,本來就是一件這樣來得自然和簡單的事。

我相信上帝昨日使用了楊博士,並不是因為他有甚麼專業學位,而只因他像我們一樣,是一位主內的弟兄,而他願意去講述神在他生命中的作為。因此,我更相信神能夠用他,也能夠用我們教會中的任何一個人。弟兄姊妹!我鼓勵你,不要再等待甚麼「大能講員」來到我們中才傳福音了!現在就坐言起行,向人分享神在你生命中的作為吧!只要你願意見證耶穌,聖靈就能夠用你,成為你所接觸的人的最好講員。

2009年11月19日 星期四

2009年11月第四週

  這星期有機會與一位飽學的學者談話。奇妙的是,她指出現在教會最需要的是學習順服。她認為如果人不能順服可見的權威,就不可能順服看不見的神。她的說法正是我們最近幾星期在講道中的內容。是的,不能順服神的人,不能與神同工和合作,絕不可能見到神奇妙的作為和大能。
  順服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很期望別人順服我們,但我們卻不太想自己順服別人。其中在講道中提及過的,就是因為很多時我們並不信任別人,我們只相信自己,所以在一種不安全的感覺下,我們會拒絕順服。因為自己保護自己是最實際的。但是順服的背後,是我們對神的信靠。所以這種不安感其實也是一種需要「被爭戰掉」的屬靈營壘。以神作為我們的平安是順服的基礎,所以神的名字是「耶和華沙龍」--耶和華是我們的平安。
  順服的另一個條件是尊重。這就是敬拜神的理由。因為在敬拜中,我們學會尊崇神,我們就能定義我們與神的位置。祂是神,我們是祂手中的民、是祂的百姓、是祂草場的羊、是我們的創造者、是我們的拯救者、是我們的支持者、是我們的盼望,再來的君王……。這些神的形象都不能只是頭腦的知識,必然是敬拜產生的定位。就像今日很多人對在上掌權的有一定的知識,但卻沒有生命中關係的定位。「我們能選你上位,就能拉你下來。」這種心態被普遍化後,就成為了今日整個社會不再相信順服的理由。當我們思想民主這件事的時候,它其實遠比我們今日很多政客所指的複雜和廣闊。起碼民主並不單只是一些實施方法,如果這些方法沒有了背後的精神,那麼這些方法最終也只會令人變成「你是民我是主」的技倆。民主要不要順服?怎樣順服?為甚麼在民主中要順服呢?順服甚麼呢?我相信一個對神有正確認識和關係的人,必能有合宜的答案。
  當我們在講道中提及很多屬靈的原則時,我們並不是要大家聽了、忘記就算了。這些屬靈原則如果沒有在我們的生命中成為改變的能力,我們就不能真正成為世上的光。順服的生命是要活出來的。期望這數星期對順服的教導能使你可以在信心中支取從神而來的大能。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2009年十一月第三週

  星期五與陳牧師談到一些神學家對今日教會的批評。他們認為很多教會沒有將來,因為他們沒有教導例如最低工資、社會公義、政制發展一類的東西。教會沒有將來,因為教牧和信徒的眼光偏狹。這樣的批評好像很有道理。但這也是反映了一些人的另類偏狹。
  信仰的目的從來不是為要使一群人集體地做一些決擇。信仰是要一個人站在神面前做良善又忠心的決定。就像我教導弟兄姊妹如何在選舉中投票,盡公民責任一樣,我們不是要大家投那一個人,而是大家用所學到的真理和因基督的生命而出現的價值,選擇合乎這些價值的人,投他一票。教會根本不會要求大家同樣的投怎樣的票、那一個人。很多講政治神學或政教分離的人,似乎都忘記了這件事。他們要求的,是集體跟隨他們認為公義的事,一同表態。這樣的教導,只會做成操控。或者這種操控是善意的,但這種做法仍是操控。這使信徒在神面前自我成長的能力受到削弱。
  正如我們教導子女--特別是成熟的子女--我們會期望他們有某種內在的價值,然後活出某種正確的原則一樣。
  當我們一直強調建立屬靈紀律的時候,就像上星期主日的講道所提及的,最重要的是用外在的操練來建立、培養內在的價值。有正確價值的人就會做正確的決定和正確的事。然而,在這後現代的世代,好像很難講甚麼是正確。但作為基督徒--跟隨耶穌的人--耶穌就是那「正確」。正如祂在約十四6說到:「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裡去。」是的,我們是透過耶穌,靠著聖靈的幫助,用父的眼光看世界和身邊周遭的人和事。但正如我們大家都會清楚,離開耶穌這條道路,對我們來說,不用怎樣操練就可以做到。但行在耶穌這條道路上,就真的需要在操練中制約自己的私欲、喜好、不健康的情緒、各樣邪情及隱而未現的罪,使我們能煉出生命中的決斷。另外,如果我們要被聖靈引領,謙卑順服是不二的條件。
  信徒生命中屬神的價值觀是必須的。「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林後五17)這是不是你所明白並委身的聖經真理?

2009年11月7日 星期六

2009年11月第二週

  屬靈生命紀律的建立不是目的,而是通往神為我們所定立的異象的必然途徑。因此屬靈的紀律不在於叫人受壓制,而是為了叫人在鍛練自己時能更有效的掌控自己的生命。
  如果我們不重視屬靈生命的紀律,可能因為我們沒有清晰的異象,我們不知道神期望我們成為甚麼人、完成甚麼事,以致於我們知道應該培養怎樣的能力,去達成這異象。然而,如果我們清楚生命的異象,卻沒有因此對自己有所要求,我們就會變成像聖經所說的「又懶又惡」的僕人,又或是我們只變成隨從己意生活的「迷路的羊」。
  今日我們大家都知道和認同,要有怎樣的生活質素,我們就得怎樣努力。同樣的,如果我們期望有怎樣的生命成果,也同樣要負出相對等的努力。正如保羅在腓立比書一27告訴我們,我們行事為人要與基督的福音相稱。如果我們蒙恩得救,我們就要戰戰兢兢的作成我們得救的功夫。事實上,我相信大家不會否認,大家生命需要成長,也會清楚怎樣成長。那麼,關鍵就是,我們願否走上那種要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屬靈生命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但總要一個開始。我期望大家能在這段時間,當教會推動重建屬靈紀律的時候,一同成長。

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2009年十一月第一週

  現在真的建立了一種心態和習慣,為香港禱告和求平安。當你說你要為一件事情禱告的時候,最好的做法是尋求神聖靈的帶領,看你該怎樣為這件事情禱告。但當然,聖靈對你的感動,也會塑造你對一些事情的看法和價值觀。神也會透過我們日常的靈修來加深這種塑造。一個禱告的人不能不讀經,否則禱告的內容便只會停留在自己的理想(有時是慾望)的框框內。唯有你在讀經中,神的話語才能修正你的禱告。
  或者我一直處身這城巿,並在當中長大,曾經為這城巿驕傲;但今日卻同樣為這城巿擔憂。說真的,香港實在已經改變了,變得沒有前景、變得分化、變得是否曲直越來越模糊。當有人做錯的時候,人會用更錯的方式來轟掉這些錯誤;但卻可以用美其名的方法。所有的道歉都是為了政治的考慮而毫不真誠。律己寬,律人卻嚴。別人可以失德,自己的失德卻因為與所在崗位無關,並且以私隱拱衛……
  基督徒,你會怎樣為這樣的社會禱告?在禱告時,因為神的標準會叫我們選擇行動的方向,因此必然有判斷。但這些判斷又可能令你成為「道德塔里班」……
  本週我寫《靈食》時,適逢特首「砲轟」(留意括號)傳媒。我這樣寫到:「最近香港的情況應成為我們的鑑誡。或許政府所作的未如人意,施政也並不完善,不符部份港人的期望,但濫用言語自由和媒體平台,卻成為了另一隱患。就慳電膽 事件和特首親人得到有關方面提早賠償雷曼產品損失這兩件事,媒體是否打著民主社會賦與他們的權利,扭曲了民主社會的價值,違反了民主社會的原則?言論自由 基於在一個民主社會下,互相尊重的原則而存在。所有的評論必須基於事實而非基於憶測。從憶測而得的判斷和評價基本上就是假見證。在一成熟的民主社會中,媒 體儘可能講求中立(雖然不可能有完全的中立),報導真相,使普羅大眾有知情的權利,這種價值中立的報導為使大眾能把握事件,從而作出判斷。今日媒體的過火 並不止於如特首或親政府人士云「肆意批評」,而是流於情緒和審判性的言論在某程度上煽動了公眾的情緒。這些事件不單出現於政治人物的身上,也出現在一些如 演藝界的公眾人物上,故此「賤男」、「癈柴」等中傷式的字眼,屢屢出現於本應拱衛言論自由的媒體上。這種媒體的自甘墮落竟被某些政客從中使用(我不想用 「抽政治油水」這辭)。他們是政客而不是政治家,因為政治家不單談口號,他們談的是理想和願景(異象)。在談這些東西時,他們不單抗爭,而是他們也會建立 造就這些理想和願景的平台和社會氛圍--建立社會中彼此更多的尊重、更理性和客觀的論政環境、以公義的方法追求公義的事情,好使社會得到良好的民主教育。 好的政治家與牧者一樣,帶領著社會朝向這願景,但會在進發的過程中,有所為有所不為。然而普羅大眾現在卻接受一種沒有質量的言論自由和民主。」
  最近在羡智領袖學院教夜課時,指出畢德生牧師的訊息版聖經這樣翻譯腓一9-11,願意在此引出,期望大家有所反省,並明白怎樣從禱告中成為神所喜悅的人。

「所以這是我的禱告:你的愛會興盛,但卻不單愛得更多,而愛得更優。學習愛得合適。你需要用你的頭腦來測試你的感受,好使你的愛能真誠和理性,而不單是情緒泛 濫。活出一個愛他人者的生活,慎重的而具規範性的,為耶穌所驕傲的生命:從心靈中結出豐盛的果子,讓耶穌基督因此對所有人具吸引力,讓每一個人也有份於榮 耀和對神的頌讚中。」(腓一9-11)

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

2009年10月第四週

這星期陳牧師與香港某神學家及一些個別自認有讀過神學的人士,在Facebook上筆戰。不是因為陳牧師是我們教會的同工,我會支持他,而是他提出立論的理由中肯,也實在指出了一些問題。
正如我常常戲言:「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教會界中那一本就是聖經。」很多時候,我們需要認真的面對自己:「我心中的思念是甚麼?」「我被神的話語轉化改變了自己的生命,還是我濫用了神的話語支持我自己的思念與行為?」還是神的話語完全與我們所做所想的無關?
上週當我教導如何在聖靈的感動下受感說話--說預言時,我提及到聖靈會帶領我們進入一切的真理,也記起耶穌基督自己的話。(約十四26)所以我們怎樣知道聖靈在我們生命中運行?我們怎樣知道主的恩膏在我們生命中?其中很清楚的一件事,就是我們生命中會記起耶穌的話--那是聖靈恩膏的其中一種彰顯。(約壹一20;27)或者我們可以更確切一點說,基督徒之所以是基督徒,是因為神的話語成為我們生活的主導,或更嚴格一點說,我們整個價值系統建基於神的話語之上。著名的宗教社會學家彼得伯格指出,宗教作為一種世界觀和價值觀,實在是一「神聖的帷幕」,人居住於其下的時候,這帷幕才能為他遮風擋雨。今日很多基督徒遇見生命的難關而不知所措,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了這神聖帷幕的保護。請記得:天地會廢去,但神的話語永遠立定。(賽四十8)其實,想深一層,我們每一個人生活在世上,行事為人,總有我們的宗旨和信念;但當我們決志跟隨耶穌時,我們理應在浸禮中經歷了與主同死、同葬、同復活的真實,所以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羅六4)如果我們不可逃避生活中需要有宗旨和信念,為甚麼我們跟隨基督的人的宗旨和信念與基督無關?請記得耶穌對我們的邀請到今日仍然有效:「我心裏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裏就必得享安息。」(太十一29)在今日紛亂的世代,人有不同的見解和主義,有時我們會無所適從,但心裡真得安息的秘訣就在耶穌和祂自己的話上。耶穌今日仍然對你說:「來跟從我!」

2009年10月16日 星期五

2009年十月第三週

當我在馬來西亞這兩週教書、分享學術研究和帶領聚會時,一直收到從香港這邊來的消息,令我擔心不已。一方面,我真的感到我自己和教會都是站在一個屬靈爭戰的前方,問題是:我們有否準備好?我們面對這爭戰時,我們是否真的投入爭戰,還只是被敵人無情地攻擊。
在過去的這兩週,我在問自己一個問題:如果神真的要給我們一個強大和強盛的教會,我們現在應該做甚麼?如果我們真的目標走向一千人,然後分堂,那麼我們現在應該做甚麼?當然,在十月一日的領袖提升日,感謝神,我知道很多新舊領袖也有出席。但我們現在應該做甚麼?有一些領袖也參加了羡智領袖學院的課程,當鍾牧師教導小組事工後,我們也有領袖驚覺他們自己不足的地方。那麼我們現在應該做甚麼?在這爭戰的當下,我們應當做甚麼?
回來後,一直在處理著教會不同的問題。我發覺自己對弟兄姊妹說話嚴厲了。我不是沒有愛心。而是當我一直以來很客氣的讓弟兄姊妹自己成長,到最後可能是放任。到最終他們的基督徒生命沒有成長,就帶來了自己和別人很大的破壞。真的,過去的一星期,我曾對某肢體道歉。因為我牧養我的弟兄姊妹做得不夠,教導不好,也沒有好好催逼他們成長,結果某些人的行動使別人遭遇麻煩。所以當我們現在一直強調基督徒的紀律生命時,請不要忘記,這不是我們個人的事情。當我們建立紀律,我們才能有正確的習慣;我們才能對神現在的工作敏感,以致能回應;我們也才能對神未做之工有直覺,能夠有所預備。
異象和口號的分別,就是異象會帶來正確的行動。真的,弟兄姊妹,如果我們真的同意要變得強大和強盛,在追求屬靈的紀律時應作的禱告是:我現在應該做甚麼?

2009年10月10日 星期六

2009年10月第二週

這個星期,由於太太與楊牧師、楊師母、方國成、家寶等同工在馬來西亞參與第三屆中文五旬宗大會。我晚上獨自一人在家中的時候,就利用了這個時間,閱讀一本書名聽了很久,但一直都沒有時間閱讀的書籍。書名:《下一個基督王國 - 基督宗教全球化的來臨》,作者是一名宗教社會學家,菲立浦‧詹金斯(Philip Jenkins)。

他在書中最重要所表達的事實,就是基督宗教在這些年間,都在南半球的國家中出現了大規模的復興現象。傳統人們所認為位處於北半球所謂的歐洲基督教大國,卻因世俗化的原故,信仰對她們的人民來說,變得越來越可有可無。相反,基督宗教中不同宗派的教會,卻在非洲、亞洲、和南美洲等地區大大興旺。

作者對基督宗教基地這種南移現象,提出了兩個重要的觀察:一.不論在非洲、亞洲、或是南美洲,這類興旺的教會信徒,都對聖經有高度的信賴。例如,歐美的信徒往往會把神蹟、異象、醫治這等在西方被認為與現代社會不能共存的聖經內容,視為只是比喻。但這些基督宗教大復興地區的教會,卻對聖經的所有記載內容,極為認真,而且完全相信這類記載在現今仍然生效。即是他們的基督信仰不單是頭腦上的,也是可被經驗的。

二.這些大復興地區的教會,大多數是很重視對貧苦大眾的關注,特別在貧苦大眾有需要的時候,這些地區的教會領袖往往都願意站起來帶動幫助貧苦的工作,因此這些教會也在當地民眾的心目中,贏得了極高的評價。

我相信作者的這兩個觀察,對於我們這種相信自己是帶著使命的教會來說,也是重要的。使萬民作為門徒的大使命,和與眾人彼此相愛的大誡命,都是我們教會所重視的,更是我們不斷傳講,和鼓勵整體地去實踐的真理。感謝神!我們所相信的耶穌是一位關心我們需要的主,我們對祂的信仰也不只是頭腦上的,亦是可以經驗的,我相信這一點我們已經有很多弟兄姊妹可以作為見證。但「愛我們的鄰舍」,我相信這也是彼此相愛真理的進一步推展。我們甚樣去對待我們的鄰舍呢?當他們有困難或需要的時間,我們曾否向他們伸出援手?復興地區的教會弟兄姊妹,因為愛而關注貧窮人的需要,結果贏得了民眾的尊敬。我相信這都是我們在香港的教會應該效法的榜樣。我相信「鄰舍」是我們展示基督的愛的好好起步點,因此我也相信久而久之,我們的鄰舍也會敬重我們的信仰,甚至相信我們所相信的主耶穌基督。

2009年10月3日 星期六

2009年10月第一週

在剛剛的國慶假期日,我們教會一眾小組組長與部份領袖,選擇了參與教會所舉辦的〈提多「升呢」日〉作為他們當天的假期活動。那天假期,我們沒有在電視前看首都的大閱兵儀式,沒有與家人歡度假期應有的「家庭日」。我們四十多人只在教會一樓的104室內,進行一個五小時多的小組領袖密集課程。共同地學習如何更好好地帶領和牧養我們的小組。

我作為牧師,實在對弟兄姊妹的犧牲很是感動。他們在平日忙碌的工作中,難得有一天國慶假期,但卻為了使教會眾弟兄姊妹有更好的小組生活,而放棄了與家人相聚的機會,選擇了接受訓練。我相信他們之所以這樣選擇,是因為他們愛教會這個屬靈的家。

的確,教會是一個屬於神和眾弟兄姊妹的家。小組的生活正正就是這個家的生活。一直以來,我們教會的使命宣言,都是「造就卓越積極天國使命人」。而我們的堂主任楊天恩牧師,亦多次在講壇中提到這樣的異象,就是當教會這個家的人數達至一千,我們就會差二百人去別處植堂,讓這個家培增。一個家的異象和使命要得以達成,所依靠的除了是神的恩典外,也包括了每個家庭成員的委員和努力。

弟兄姊妹!你們所盼望的神召神學院禮拜堂是怎麼樣呢?她是否一個充滿愛的家?她是否一個充滿活力的家?在我心目中,除了以上的盼望外,我盼望的神召神學院禮拜堂更是一個有份於神國擴展,榮耀的家。弟兄姊妹!你有否想過神召神學院禮拜堂,不單只是一間教會的名稱?有一天,她可能會是一群地方教會的總稱?我相信組長們和領袖們,之所以要在假期中也願意付上時間接受訓練,所為的正正就是這一天的出現。

弟兄姊妹!我鼓勵你為你這個屬靈的家禱告吧!我相信這不單是牧師們的「夢」,也真正是神所賜給我們教會的「異象」。

2009年9月26日 星期六

2009年九月第四週

  這一段時間,神感動我們要注重教會的紀律。這對大家來說都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正如去年一次講道中,我曾提及,過去的幾年,我們的教會都是以「散步」的方式運作,但起跑的時間到了。散步的能力不需怎樣培養,但競跑的能力卻需要有紀律地建立起來。欄王劉翔不是一天之內就可以起飛的。或許我們大家都很期待劉翔的復活(甚至連《美女廚房》一類的高收視節目也要讓路轉播劉翔復出),但劉翔刻苦的鍛鍊卻並如他復出一樣有號召力和娛樂性。
  當我讀神學的時候,有一位從台灣來的同學在當時崇基神學組的通訊中寫了一篇文章,名為《沒有掌聲的日子》。他以馬拉松比賽作為模型,來解說在整個神學訓練過程中的心理狀態。在長達42公里的賽程中,跑手都是和同場競賽的人奔跑(香港嘉年華式的半馬拉松不算數!),也沒有甚麼旁邊歡呼喝彩的聲音,直至差不多到達終點,才聽到歡呼和打氣的聲音。也許我們在講求教會紀律的同時,這樣的模型也會合用。就算在過程中沒有歡呼喝彩,我們也願意成為神所重用的教會,直奔標竿。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譯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 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2-14)
  最後,我也想鼓勵大家:為甚麼我們「有自唔在,攞苦嚟辛」,攪甚麼教會紀律?羅十三10告訴我們:「愛完全了律法。」復活的耶穌基督,也是給我們新生命的那一位,要求祂的教會重拾那墜落了的、起初的愛心,行起初行的事。(啟二14-15)是的,在接受耶穌成為我們生命救主的那個時刻,我們就算沒有任何的教導,我們也樂於過著為主而活的生活。我還很記得,有肢體在初信後把師母美妙的歌聲轉成電話鈴聲!時常聽著敬拜詩歌和音樂。是的,那就是對神的愛,在愛中,所有的要求也不是要求,我們自發的愛神,作神喜悅的事。教會的紀律不是為限制我們,是為我們提供了一條路徑表達我們的愛。但我們對神的愛是足夠的話,我們也會自然而然的走在其上。以楊伯崙先生的一首詩歌送給大家:
「1.願那復興我的靈火,重新再來一次復興我;
起初的信心何處失落?我願意悔改重新再得著。
在明媚的春光裡,在幸福的生活中,
我們陶醉、我們歡樂、早把主恩典忘記。

2.願那復興我的靈火,重新再來一次復興我;
起初的希望何處失落?我願意悔改重新再得著。
在穩妥的事業裡,在迷人的笑聲中,
我們遊戲、我們沉迷、早把主恩典忘記。

3.願那復興我的靈火。重新再來一次復興我;
起初的愛心何處失落?我願意悔改重新再得著。
在艱苦的歲月裡,在百般的試煉中,
我們禱告、我們警醒、毋把主恩典忘記。

4.願那復興我的靈火,重新再來一次復興我;
起初的信望愛何處失落?我願意悔改現在就得著。
起初的信望愛何處失落?我願意悔改現在就得著。」

2009年9月19日 星期六

2009年9月第3週

  九月份開始我們的講壇教導關於基督徒的生活紀律。當我們期望教會中每一位肢體能「更強盛、更強大」時,紀律的生命和生活不可或缺。我們常有一個錯誤的理解,就是自由的人不需要規律--這誤解跟自由的人不需守律法一樣錯誤。所以,現今世代的人對於紀律有一種排斥的態度。是的,對於那些對生命質素沒有要求的人而言,正確的紀律是不必的--因為他們已不自覺地建立起錯誤的紀律。例如睡到日上三竿,生物鐘才產生作用--這也是紀律的作用,但這種紀律卻不會令這人的生命強盛和強大。最近英格蘭隊在世界杯外圍賽五戰全勝,率先得到南非決賽週資格。其中原因,就是領隊卡比路明令隊員要遵守隊中所定立的紀律,並且要求隊員出外比賽時遠離奢華的生活方式和球星們的「大牌表現」,所以甚至隊中成員,都同意這對整隊球隊起死回生。上年歐洲國家杯慘負克羅地亞0:1,以致無緣決賽週;但上兩週卻以5:1「大抄」這死敵,可見正確紀律之重要。無獨有偶,以往巴西隊都是在最後關頭才得到決賽資格的,但今次的領隊鄧加也是為球隊重訂紀律,結果又是在重創球王馬勒當拿帶領的阿根庭,率先得到南美洲的決賽席位。
  在某種意義來說,這些例子都說明基督徒生活紀律的重要性。如果這些球隊在追求地上的榮譽,也如此重視紀律,何況我們追求永恒的生命,並且參與屬靈爭戰,搶救靈魂的大業?所以,如果可能的話,請在教會網頁下載這幾次講道,認真的重聽和研究牧師們在這方面的教導。一方面,讓你的牧師們成為屬靈的卡比路和鄧加;更重要的,讓我們教會像這兩支球隊一樣,面對敵人時大獲全勝。當然,最重要的是,神所要求的紀律,成為我們生命中的喜愛,以致我們有效地榮神益人。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2009年九月第二週

  感謝神,我們活在香港中,真是神給我們莫大的恩典。
  剛過去的一週聖餐主日,我並沒有與大家在一起,因為我與其他幾位肢體,包括仇秀顏姊妹、劉亞麗姊妹、Michael小弟兄和負責宣教的許鳳瑕姊妹,一起到了四川的成都、南充及巴中進行培訓及宣教訪問,也替馬來西亞神召總會跟進他們的捐款使用情況。
  今次的探訪一卢面讓我們開了眼界,也看到很多忠心服事主的同工,在極其匱乏的環境,仍然忠心事主,心裡也為當地的肢體感謝。當然,因為文化的差異、教會傳統的不同,叫我們有一些不太習慣的地方,但是在主的身體中,我們仍互為肢體。真的,我們在香港領受了很多恩典,有時我們實在是幸福得忘記了神託負我們的使命和責任。
  其中在成都的感恩堂,遇見從香港來的Peter,他現在在當地大學教書,但卻在當地教會訓練當地領袖。當然,在香港教書所得到的待遇肯定更好,但神卻在那裡為他預備了他應有的崗位。同樣,大家都認識的、活泉堂的陳國源弟兄,他在那邊的服事也持續著,一直在災民當中走訪,鼓勵他們。現在他也舉家移民當地。正如年多前他告訴我,他到成都,不是為了工作,而在當地服事;而是為了傳揚基督,才在那裡找工作。怎料,神就使他經歷了歷史上重大的事件,也找到神在他生命中的計劃。
  或許在將來,我們如果有機會,或者會帶領教會更多的投入相關的服事。肯定的,今次各肢體參與是次宣教探訪,也應感受良多,他們也代表教會作出了奉獻。我們或會投入更多的,按他們的需要和要求,在神的帶領下給他們更多的支援。如果有這樣的機會,我也希望兄姊們能投入這樣的宣教探訪中,讓我們的教會實踐「成為祝福他人的教會」這一核心價值。
  P.S. 相關相片請參:http://www.facebook.com/album.php?aid=104640&id=520253079

2009年9月5日 星期六

2009年九月第一週

上星期的主日,楊天恩牧師開始在講道中談到基督徒的生活紀律。正如靈修學者傅士德博士所言,基督徒在生活中的紀律,其實是與一系列的屬靈操練生活有關連。我記得早幾年前在教會的一次主日學課程中,我們都有引用傅士德的《屬靈操練禮讚》作為教材,與弟兄姊妹分享各種屬靈操練對我們基督徒生命的益處。

其實追溯至中世紀的基督宗教傳統,各個不同重視點的基督教修道團體和教會群體,都實踐著各種不同類型的生活操練。當然,這些操練不是目的,而只是工具,其目標是幫助操練者達至對神的認識。但自宗教改革之後,部份新教傳統的基督教會,彷彿就把那些可以幫助我們認識神的工具,也與他們反對的舊有信仰觀點一同丟掉。但因此也使很多弟兄姊妹失去了操練敬虔生命的指引和工具。

基督徒生命的屬靈質量,與其生活模式、習慣、生活的紀律是分不開的。不同的屬靈操練方式,能夠幫助我們建立出不同的基督徒生活習慣。例如:默想、禱告、讀經、禁食、獨處、簡樸生活、屬靈研究等等操練,都在我們認識神,和我們的基督徒生命成長上很有價值。

這一季開始,我們在主日的講壇信息上,都會多談這些東西。我們的目標是盼望能夠幫助弟兄姊妹建立出有紀律的屬靈生活,從而發展出帶來美好果效,彰顯基督生命力的基督徒人生。弟兄姊妹!你會和我們一同努力嗎?因為操練不單是一種立志,更是一種要求恆心的不斷委身,所委身就是自己的生命,和自己與基督的關係。盼望我們一同努力吧!共勉!

2009年8月28日 星期五

2009年八月第五週

  在剛過去的一週,同工們有一次退修,除了初步計劃教會明年事工外,也為到教會的現況評估。當然更重要的,我們也為所評估的現況,交託禱告。
  總的來說,大家同工也感謝神過去提升了我們的教會的屬靈氣氛,教會眾肢體的投入感也有增無減。然而,我們為教會禱告的是,整體對真理根基還有待加強,個人的屬靈紀律也需更進一步調整,教會整體的動員力也有待改善。事實上,這三方面互為影響。
  我們教會的使命宣言是「造就卓越積極的天國使命人」。如果我們在這三方面未能改善,那麼從聖靈而來的使命也難以實現。在下星期開始,我們重新舉辦主日學,就是希望弟兄姊妹除了主日聽道和每日使用教會靈修資料外,也能對信仰有更系統的掌握。煩請各位今天聚會後到接待處報名,上課時間將會是下主日早上九時十五分至十時十五分。
  屬靈紀律是一種個人的自我要求。個人屬靈紀律的目的乃是要我們活出屬神的聖潔。正如神多次過聖經告訴我們,因為召我們的是聖潔,所以我們要聖潔。聖潔不是宗教的術語。聖潔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尊重敬拜神的時間是聖潔--所以崇拜前十多分鐘已經在禮堂禱告,預備自己是一種聖潔的表達。在崇拜時拒聽電話,也是對神的尊重和我們對祂的聖潔的回應。(所以大家應關掉電話,而非只是用震機。)請多想想,你來說,怎樣才能活出聖潔的自我要求?如果我們沒有了這種自省,我們就只餘下宗教了。事實上,如果我們真的是按真理自醒、跟著真理而行,我們就能夠行走在光明中,活出聖潔的生命了。如果我們生命中真的有神所期望的聖潔,那麼教會的動員也不會出現問題。當我們有愛神和愛人的心時,我們會自發的出席親近神的聚會,也不需要甚麼推廣與否。
  我們真的期望教會能更健康的成長,弟兄姊妹,就正如保羅對腓立比人的勉勵: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著標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裡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三12-14)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2009年8月第四週

  這一星期帶著受了傷的腿到了溫州服事。整個團隊一行八人,主要教授關於敬拜讚美的課程。
  溫州被稱為中國的耶路撒冷,整個溫州地區有大約八百萬的人口,其中超過一百萬是基督徒。溫州的教會在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經歷極大的復興。神蹟奇事不斷出現,歸主的人數不斷增多。如果大家知道在1949年建國時,全國基督徒人數只有七十萬時,溫州現時的基督徒人口數量,可說見證了福音在中國的爆炸性發展。(其中有說中國基督徒人口現時已超過一億。)今次接待我們的教會(也是課程舉辦的教會)主禮堂能坐千多人,剛於今年農曆新年落成,內裡的設備比我們香港教會的還要好和先進。今次來接受訓練的有十四支來自不同地方的團隊,內中有些技巧真的挺高。嚴格來說,溫州教會的條件是優異的。
  相對來說,香港教會的條件也不賴;但是在信仰上,溫州教會的發展正是因為在文革期間和以後,他們不斷地經歷神真實。從他們教會領袖口中,娓娓道來溫州教會歷史,正是神與人同在的歷史。在全國都難的時間,因害怕感染,連家人也放棄的肺病病人,因教會相信耶穌能保護他們,所以他們接納並悉心照顧這些病人(而真的教會也從來沒有感染),所以教會得了很好的名聲。他們見證,甚至是SARS時期,他們也堅持在聖餐中「一餅一杯」。他們對主耶穌的信任,真的使他們蒙受極大的賜福。在開放改革後,因為某些官員反對宗教,屢次的拆他們的教堂建築或十字架,結果很多人(甚至整個家庭)都遭到不好的下場,也令一些人看見神的大能和保護,而且教會也更堅持他們的信仰,教會因此也越發出茁莊。事實上,溫州教會很多的領袖都是企業家,神對他們教會的賜福也通過他們的事業進行。
  為甚麼溫州教會能這樣的強大?其中我肯定的是,溫州教會是一個禱告的教會。每個月固定的禁食和通宵禱告,個人禱告生命的建立,使教會能與神同行和同工。或許我們很多人期望教會、甚至我們個人的事業莊大,我相信溫州教會在禱告中建立的信心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來,讓我們教會重建我們的禱告生活,並在此經歷神給教會的賜福。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2009年8月第三週

  在教會不斷更新增長的時期,我們最好明白仇敵也會心有不甘。很多時,我們也真的把仇敵看輕了,以致我們不能經歷神給我們的賜福。說實在的,我們務須切記保羅的提醒: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原文作摔跤;下同),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弗六11-12)
  是的,我們在一個屬靈爭戰的狀態中。這不是我們選擇參與與否的戰事,我們全都在這戰場中。對未歸主的人來說,他們是撒但的俘擄;對已經接受耶穌基督的人來說,我們是被攻擊的對像。撒但攻擊我們的原因很簡單:一)因為當我們被打敗時,神的國度會被攔阻,我們失去見證的能力;二)撒但根本不能勝過耶穌,因此牠唯有要我們失敗來搶奪神的榮耀。但保羅的提醒應再一次鼓勵我們: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7)
  「靠著愛我們的主」是關鍵。而我們能做到這地步只是因為我們在禱告中與主聯合,被聖靈充滿。「靠著聖靈,隨時多方禱告祈求;並要在此警醒不倦,為眾聖徒祈求……」(弗六18)我想今日教會並不缺少恩賜、同工、資金、或所能想像得到的東西,但唯獨缺少了禱告。沒有禱告的教會,沒有能力勝過這一場屬靈爭戰,因此教會內的弟兄姊妹會很容易被仇敵打倒、嚇壞以致倒退、失去火熱而冷淡、假冒為善而仍以為自己屬靈……結果教會的能力在核心的部份被破壞了。
  請容許我再不厭其煩的鼓勵大家:我們要成為一所禱告的教會,一群禱告的大軍,否則我們只會不進則退,空有宗教的表面,而失去敬虔的實意。鼓勵你在九月第一週參與每月的禱告會、每主日早上也參加禱告會,讓我們一同在禱告中尋求主的啟示,經歷聖靈充滿的大能。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2009年八月第二週

  我感到最近這幾個月,教會各方面的氣氛都有所提昇。屬靈氣氛、人際間的親密度……等等,都有顯著的改善,而且神也讓不少的新朋友參加我們的教會。當大家投入教會間的活動和關係中時,大家就會知道我所言非虛。
  然而,同工們也感到這得來不易的提昇(當然也是神的恩典),也需要我們努力維持。這不單指同工們,也需要每一位肢體委身努力。有以下幾件事項,是我們期望大家能與我們一起同心同行的。
  九月份開始的主日學需要大家支持和參與。我們的重點不是需要「有人」填充空間。我們期望大家相信並認同「信徒皆祭司」的聖經原則,因此大家能願意接受裝備。初步我們收到的回應都是正面的,約有四十多人表示願意在主日的時間上課。我們也暫定在主日九時十五分至十時十五分一段時間進行。第一個課程是《人生的大問題》,這課程適合慕道的朋友;對於信主日子較長的弟兄姊妹來說,這也是一個辯道和護教的課程。希望尚在考慮參加的肢體能踴躍參與。
  現在我們也計劃重組教會的小組。新的小組組合會在明年一月開始。我們將會以工作地點作為分組的考慮,以減少弟兄姊妹下班後回屯門開組可能產生的時間問題。重新組合的小組會以6-10人為規模。每組以6人成為開始,到增長至10人時增植新小組,以保持優質的牧養關係,並帶來小組和教會的實質增長。所以現時我們已提供《屬靈父母訓練》。因明白弟兄姊妹工務繁忙和因居於屯門而有很長的交通時間,有關訓練已錄制成MP3,可在教會網頁下載,讓大家把握交通時間接受訓練。並且九月一日開始,連續六個星期二晚上,羡智領袖學院也會由鍾樹森牧師/博士開辦《教會小組及領袖》的訓練,也希望大家報名參加,使新小組能在明年順利推行。
  兒童事工訓練亦進行得如火如荼,有關訓練亦已製成光碟,希望大家也能接受有關訓練,並參與兒童事工,培育我們的下一代。
  教會的氣氛除了是神的恩典外,也需要我們同心建立。我的禱告是我們能整體地投進神對我們教會的心意中,一同成長,建立基督的身體。

2009年7月31日 星期五

2009年八月第一週

  最近有肢體跟隨我在主日有關禱告的教導進行禱告:「尋找,就必尋見。」--在禱告中挖得更深入。她得到的領受是:教會需要成為一個家,讓家人有歸屬感。感謝主,這也是我們牧者們的領受,也是我們一直期望帶領教會進展的方向。
  教會做了甚麼令大家看待教會為一個家呢?(或者說,教會可以做甚麼,以致令大家感到教會是一個家呢?)教會設立了小組,讓大家在那裡可以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教會建立了禱告會,讓大家作為神的兒女的,可以在那裡同心求、也同心代求。教會設立了第三週六的復興聚會,讓大家可以一同經歷神的臨在,並彼此服事。今年年初,教會也邀請各位參與「一人一崗位」的服事,一方面讓大家體現「信徒皆祭司」的真理,另方面,也讓大家能在這家中彼此服事。這些活動都在說明我們很期望把教會建立成一個屬靈的家。
  但當我今早(星期五)教導兒童崇拜導師訓練時,有一個念頭閃過--我們在建立親密的關係,而不單是在進行活動。教會的活動是為了使大家建立關係的,如果大家沒有建立關係的意願,教會的活動就變成了耗費時間精力的負擔;或者我們也可能不滿意教會的「活動」和由此帶來的「負擔」而生怨言。我們絕不應只著眼於「各家自掃門前雪」的狀態,特別如果神藉啟示指示教會應更加強「家」的歸屬時,我們是否更不應「藐視先知的講論」?有時,我在台上看見一些情況,我知道聖靈會為我們擔憂的。就如當司事的肢體很有禮貌的帶領一些肢體坐在更好的崇拜位置上(對你和大家都好的位置),但卻遭到漠視;或拒絕。這不是個人自由的問題。這是在崇拜當中,大家是否願意彼此謙卑,被服事,並且藉著我們參與崇拜的態度來服事他人的問題。如果我們只考慮自己的感受,那麼一個家的氣氛將不能被建立起來。或者世界的家是這樣的,但神的家卻並不如此。
  如果今日神已經清楚指出我們的教會要建立一個更有歸屬的家,那麼我們可以做甚麼(多於教會做甚麼)呢?讓我們嘗試在我們的靈修中被聖靈引領,知所回應,以致我們能建立合祂心意的家。

2009年7月24日 星期五

2009年七月第四週

  宗教生活的目的何在?這是耶穌多次對法利賽人、文士、撒都該人發出的挑戰。令我們感覺更好?令我們與別不同?令我們進入另一個層次?因為宗教我們變得更善,所以對別人更具批判性?
  剛過去的主日下午,我們邀請了翁麗玉牧師跟我們分享職場宣教的真理和方法。這也可說是把我們過去一段時間中,主日講壇一直講論職場事奉的一個強化。我看見一些弟兄姊妹在其中細心聆聽著,在回應時他們流著淚說他們確認了神在職場上對他們的心意,這是我深深為著教會感恩的。或許我們在世界真的不一定能發揮很大的果效,但我們仍然能有一定的果效。
  宗教生活理應成為我們與神相遇的一道橋樑,重新發現我們生命的目的和召命,因此我們會從神的聖靈得著應有的異象、方向和行動的能力。我為教會每一位的禱告也是如此。剛過去幾天也與其中一位參加當天講座的肢體傾談,他告訴我那天早上當我們崇拜時,神怎樣給他啟示,教導他改變他的經營方式。神期望我們的,不單是我們的豐富,乃是藉著我們與祂緊密的關係和祂對我們的引領,讓世界知道祂是神,祂充滿萬有,也掌管萬有。如果你的宗教生活失去了生命的目的和召命,也沒有異象、方向和行動的能力,我願意以弟兄的身份為你代求,也用愛心向你說誠實話:回到神的身邊,盡心、盡性、盡意、盡力的愛祂,敬拜祂。
  想起一首陳年老詩歌,點播給你們:

《恩光歌》
  1. 主既賜恩光照亮我中心,我也應當發光照我自家人;因知罪惡痛苦,我願發光,各照自己地方,本是應當。
  2. 耶穌望我光輝煌照一鄉,若我光不明亮何顏對主光;主從天上垂顧,願我發光,各照自己地方,本是應當。
  3. 耶穌望我光照在眾人前,猶如光明銀燭照在黑夜間;世間雖有黑暗,我願發光,各照自己地方,本是應當。

2009年7月18日 星期六

2009年七月第三週

  這段時間我們一直在教導有關「職場事奉」的聖經觀點。事實上,正如我們所知道的,現在不單香港、甚至環球的經濟,都在等待復甦,而且通常衰退的影響都會有一段持續的時間,現在談「職場事奉」,是不是有一點不合時宜呢?
  或許我們都會稍稍感覺到,當人處身在一個相對逆境的時間時,他的心會相對敏感一點。這不單對外在環境而言,甚至對於自身的反省亦然。很多時候,特別在我們處於成功、有成就、甚至是享受我們努力成果的時間,我們相對會放鬆下來。但對於基督徒來說,天路歷程本來就是一段與主同行,隨主爭戰之路。打的這一場扙,是魔鬼撒但繼續用各種方法來重新得著我們的心的防守戰;更進一步來說,也是我們與撒但爭奪未得救靈魂的攻防戰,所以我們真的要小心,我們可以慶祝主在我們當中真實的工作和帶來的神蹟奇事,然而我們也真的活在一爭戰的環境中。故此,特別在這「死蔭的幽谷中」,我們更應份外知道如何參與防守戰和攻防戰。如果我們的人生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活在工作中的話,那麼我們也就應該視職場為一戰場,在那裡戰勝仇敵,讓神得到榮耀。
  最近在某些靈恩教會的圈子談到一個「七山預言」(Seven Mountains Prophecy)。例如七月初在香港舉行的全民召命(Call2All)大會,推動一個由靈恩派領袖帶領的普世宣教運動,要使福音進佔藝術/娛樂/體育、傳媒、教會、家庭、經濟、政府和教育各屬面。這觀念由Johnny Enlow而來,他認為聖經不單啟示要使萬民得救,更重要是使「國度(nations)」屬主。若要這樣做,就必須先進佔國度中不同的領域(sectors):政府、經濟、媒體、教育、家庭、慶祝(藝術和娛樂)、宗教,將福音帶進這些社會領域。而進行這福音運動時,就是要向佔領這些領域的靈界勢力宣戰。如果今日我們教會有不同的弟兄姊妹已經進到這些領域工作,我們就有責任帶著聖靈的大能,為主的緣故,站在這些山峰的高處。
  今天下午的職場事奉特別研討會就是其中一次幫助我們能進深了解如何與主同工的機會。在此邀請你,與主耶穌的教會一同攀上山之頂峰。

2009年7月11日 星期六

2009年7月第二週

  我本週為教會的禱告是:讓我們的教會成為禱告的教會。
  我心裡真的為教會感到著急。問題不是我們有沒有好的崇拜、動聽的講道、親密的團契,問題是,如果我們是神的教會,我們就需要在禱告上反映與神親密的關係。
  曾聽一位牧師說到一間教會的入口,張貼一張很大的壁報,上面寫著:「一個禱告的人勝過一個不禱告的民族。」是的,一個強大的教會不能沒有禱告,一個強大的教會也不能只有宗教需要的禱告。一個強大的教會需要的是大有能力的禱告。
  很多人教導關於禱告的事情。然而,我相信沒有基督徒不知道禱告的重要性,然而,若我們沒有禱告的願望和意慾的話,就算我們知道得更多,「知識只會叫人自高自大」(林前八1);或者更會叫我們假冒為善。
  我絕對相信在這末後的日子,我們應該成為禱告的教會,因為我們這群被聖靈充滿的人,乃是被一位為我們禱告的聖靈所充滿(羅八26)。讓我邀請你:
  • 每天有私禱的時間,包括聆聽聖靈的說話,被祂感動而禱告的禱告;
  • 為教會有需要的肢體和教會的需要禱告;
  • 為教會的領袖禱告,讓他們能與聖靈同工;
  • 參加教會的祈禱聚會,包括每月第一週六和每主日九時的禱告。
如果你深信神聽我們禱告,那就讓我們成為禱告的教會吧!

2009年7月4日 星期六

20091 七月第一週

  感謝主,完成了五場黃約翰牧師的特別聚會。上週黃牧師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鼓勵,他不但帶來了聖靈的工作,也重新的讓我們檢視我們與神的關係。究竟我們以甚麼事情作為優先?如果我們以神的國和神的義作為我們生命的優先,那麼神也會把我們的需要看為優先--這也說明了為甚麼耶穌說,在我們未求先,神已經知道我們的需要。
  是的,在我們旁邊的世界給我們越來越大的壓力。今週雖然我身在新加坡,但不論弟兄姊妹、或我認識的人中,也出現了大大小小的風波--有屬世而來的壓力,有屬靈上的困擾。我與你們一同關心,也一同代禱,所以也感謝神藉黃牧師帶給我們教會的安慰和加力。正如在我們《靈食》的網誌上,同工們已經換上了今年的教會主題徵號,也再一次提醒我們,神期望我們今年會變得更強盛和更強大--故此,我們必然活在神的保守和看顧中。
  最近我也與一些舊同學會面,他們也在我這樣的年紀面對人生一個全新的轉變。對沒有神的人來說,他們只會看到人的作為和人所能作的;但對於我們有基督的救恩和聖靈充滿的人來說,祂仍是指引方向、也是為我們分開紅海的。深願過去大家對神同在的經歷,能成為你信心和盼望的原因和動力。也深願大家能繼續以神的國和神的義為我們生命的優先,好讓祂也以我們的福氣為優先。

2009年6月27日 星期六

2009年六月第四週

這幾天在泉石參與黃約翰牧師的課程。神在當中作了很多超過我們期望的工作。在第一天晚上課程完結後,潘牧師給我們來電,提及華惠有一位姊妹的丈夫,第一次來教會的,當天參加了黃牧師的聚會,本來有心臟病,第二天要到醫院動手術。但動手術的那天,醫生卻說找不出甚麼問題。榮耀歸神。
大大小小的見證陸續出現。不論是得醫治的,或是有懊悔沒有順從神感動的……
聖經清楚告訴我們,祈求的得著,尋找的尋見,叩門的給他開門。我看見這幾天我們教會的弟兄姊妹,他們付上代價,老遠由屯門跑出深水埗去尋求神,那為什麼神不會為他們做工呢?或許有時我們認為尋求神不太重要,又或是或到不用付那麼大的代價,但請細心思想,如果我們和神之間的關係就是愛--「祂是愛我,為我捨己」的時候,那麼我們為甚麼會不付上代價?著名神學家潘霍華曾指出,信徒常視基督給我們「廉價的恩典」。如果我們只剩下宗教,而失卻了對耶穌的愛,那麼我們就絕不可能在信仰上得著任何的滿足。唯有對耶穌的愛才會叫我們付上代價,我們才會感受耶穌給我們的恩典絕不廉價。
神真的願意在我們中間作工,但不可輕看神的恩典。今日的聚會,你準備好尋求神沒有?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2009年六月第三週

「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八28)

有些時候,我們真的要承認我們不太明白神的工作方式。當我們越堅持自己的意見時,我們不單看不見神的賜福,我們或會受到某些方面的情緒困擾,我們也難以繼續用信心跟隨,和與肢體同心禱告、團契和合作。
星期三睌上我經歷了這樣一件事。那天晚上的聚會聖靈很大的動工。很多人在聖靈的喜樂中,而且也有很多人經歷神即時的醫治性神蹟。但在聚會差不多結束時,一位年長的女士在倒下時頭部著地。我當時離開她大約五、六個身位,見到這情況,我真嚇得魂不付體。(後來其他弟兄姊妺說我那一刻面色蒼白!)我第一時間走到她旁邊,她說感到想嘔吐,我已經心想不妙,當我按手在她撞到的頭部,她差不多有半邊頭是軟綿綿的,有一個很大範圍的水瘤。我立即按手在她的水瘤部位拚命禱告,也請在場的一位醫生作初步診斷。結果當然是立即送院檢查。
在她送院後,有一位年輕人,在幼時因細菌感染,左耳聽覺只得20%。他們要求我與他們一同為他禱告。感謝神,經過大約三輪禱告,他的聽力大幅改善到約70%。我真的奇怪,為甚麼同一個聚會,有這麼相反的事情?當我正感到不解時,我回到會場,看到整個教會都在合一的繞圈為受傷的那位姊妹禱告。那時我沒有辦法進入這圈子內,所以我在旁邊跪下禱告。當時,聖靈在我的心內對我說:"She's OK."(可能因為是新加坡教會,聖靈對我說英文吧!:))那時心中真的充滿平安。後來他們邀請我加入禱告,也特別為我禱告,因為他們害怕我會不安和自責。感謝神他們的愛心。
但最重要的是,原來他們教會最近面對一件頗為困難的事情,令教會面臨分化。然而,為祂的教會常作美事的神,卻藉著這一件事,使教會再次同心起來。弟兄姊妹也對此深表認同。奇妙的事情發生了。那天晚上當姊妹送院時,那個水瘤似的東西已經硬化起來,而照X光後,也沒有發現任何異樣。更奇妙的,到第二天早上,頭上再沒有任何硬瘤!這更證明了,神真的藉這件事來重新聯合祂的教會。
或許有時我們真的在當下即時明白神的作為,但祂仍然是為我們行成奇妙大事的神。是的,「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2009年六月第二週

  青少年濫藥的問題日漸嚴重,但社會好像沒有辦法應付似的。是的,我們要為這城求平安,但我們也應抱著積極、正確的態度禱告。
  正如一些官員指出,這是一場全港巿民要面對的戰爭。但奈何我們看到的,就是不同的地區勢力、不同政治理念所提倡的政治勢力……等,使全民抗戰的力度不能集中。正生書院遷校是一例。究竟要強制驗毒,還是自願性質?軟性宣傳,還是雷厲風行?最後的結果是,問題日趨嚴重。
  整個香港真的需要平安。青年人為甚麼濫藥?為甚麼朋輩的影響力有這麼大的威力,甚至政府的宣傳、學校的督導都不能發生作用?
  香港的家庭潰散了。這不一定指著家庭因婚姻問題而破裂。負責任的父母可能因為為口奔馳而不能在家庭中發揮應有的影響力。高地價政策造成居住環境侷促,令人有居所而沒有家,這影響家庭對青年人的塑造能力。高地價政策也令慈善團體失去有效辦德育活動的經濟能力。教育制度中學校間不理性的競爭和標韱效應,使學生所有的時間被「學校/學習生活」奪去,致使他們可以建立正常活動和群體生活的空間被侵蝕……正常的人際關係的互動潰散了。
  香港的權威潰散了。很多人因對政治的失望而傾向衝擊權威。學校和老師的權威被懷疑。權威人物再沒有任何權威可言。
  香港的道德潰散了。個人的需要被奉為絕對,而其他人的訴求只是其次。集體的權益不再被重視,如果個人的利益沒有被關顧的話,集體的利益也要被犧牲。
  香港潰散了。所以我們害怕被邊緣化、害怕被上海比下去、害怕……
  基督徒,我們會否用相同的態度面對我們的社會、家庭和教會生活?
  天國會否因我們潰散,還是因我們被建立?

2009年6月6日 星期六

2009年六月第一週

  六四是一個叫人沉重的日子。
  六四曾經帶給我們這一代很多生命深層的沉思,也影響人生方向的進展。認真的。六四曾促使我考慮人生的方向,是神讓我走上呼召之路的其中一級台階;那管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那一級台階。
  那麼,六四過去了二十年,遺下了一些甚麼東西給我們--香港人;香港的基督徒?追求公義、國家的民主、更合理的政治制度……,我想這些都是重要的,也是值得我們爭取的。但我們卻應持著更大的盼望爭取。我們的盼望也不應只建立在憎恨、恐懼和全盤否定當中。我想,作為基督徒,耶穌留給我們的,不單是一種帶著浪漫氣氛的救贖,而是如實的生活方式。在救恩中,我們相信、也深信我們因信稱義,但實質上我們仍是罪人,格外需要憐憫。在我們日常的生活中,我們仍然活在試探和軟弱包圍的狂風怒海之中。但,我們仍然靠恩得救;仗著聖靈的大能大力,我們仍然靠恩得勝。我們就是活在這樣的一種吊詭。正是這一種吊詭,我們一方面存感恩的心;另一方面,我們會倚靠聖靈,隨時省察內心。在靠恩得勝之時,我們欣喜,我們感恩。在軟弱跌倒之時,我們悔罪,我們感求更新。這是如實。
  如果我們過於浪漫地渡過6420,我們會過於浪漫地重塑過去的歷史,那麼我們只會展望一個浪漫的將來。過去沒有發生的歷史,我們不能理想或浪漫地假設,它會怎樣理想地發生,取代已發生的歷史。如果當日沒有發生……。這樣的假設永遠不能被驗證。不過,我相信過去這二十年,有很多人如實地反思這一段中國現代禁忌的歷史;但同時間,他們如實地面對當下歷史對自己的要求,從而建立自己,以預備將來歷史發展的需要。他們不是空喊口號、作秀式的抗爭。欣喜的,當年一些的學生領袖,今日不單學業有成,而且也日漸成形為成熟的民權運動領袖。
  聖靈並不單叫我們注視過去,也使我們聚焦於將來。聖靈也不使我們浪漫地看待我們的救恩,卻叫我們為罪、為義、為審判責備自己。聖靈也給我們能力,以忍耐和感恩的心盼望未來,也使我們同時間要求自己,追求卓越,迎接未來。是的,祂是歷史的主,祂也期望我們在順服中,被祂邀請、藉著祂更新來創造歷史。今日,我們或面對一個未想、未能忘記的歷史事件,大是大非的問題;然而,展望將來,我們怎樣如實地使自己與聖靈同工,創造歷史?一些廿歲的青年人說,他們從新認識了六四的歷史;甚至有六四出生的年輕人揚言,如不平反,永不慶生。這種浪漫熱情,值得嘉許;但更重要的,我們是否如實地要求自己,與聖靈同工,創造歷史?
  這不單是一個歷史的問題,也是我們在靈修中的決定。

2009年5月21日 星期四

2009年五月第四週

  最近某女地產商遺產爭奪案真的像連續劇一樣,發展峰迴路轉,出人意表。究竟風水師是真的風水師,還是情人?甚至很多八卦週刊也在討論。我相信在牧師的話中稍微討論,也可以增加我們週刊的「銷路」。
  我為甚麼要討論這件事呢?除了女地產商是因官司而奪得遺產,以致她的遺產也是透過官司來澄清誰是最終承繼者外,我看到為甚麼我們要把天國的價值觀轉移至世界當中。
  涉案中除了女地產商外,也有其他證人顯示他們篤信風水。就是因為當大家篤信風水,才令這件案件的主人翁--風水師--成為主角。有可能用於慈善基金的遺產,也因為現階段模糊不清的證據,和一個一個羅生門一樣的故事,在這場世紀官司中有所損失。其實,從沒有宗教信仰的人看來,透過「燒銀紙消災」和「禱告等神打救」是一般的迷信和不可理喻。然而就是有人會相信「燒銀紙消災」;但又因為捨不得燒一千元紙幣,改燒一百元,因而被判刑,後卻認為風水師「馬後炮」。另方面,在我心深處總感到,如果風水師真的愛地產商,其實不會高調地介入這爭產事件。真正愛一個人,必然會保護他/她的聲譽。這種種事件,都告訴我們一件重要的事情:宗教更影響人處事的方式和價值。唯利是視的宗教方式到最後不會讓人變得更道德--用基督教的角度,更進一步說,唯利是視的宗教方式不會令人變得更聖潔。
  或者今日我們的服事不會給我們帶來甚麼利益,但肯定的卻可帶來一些讚譽或認同。世界或會唯利是視,但我們卻可能在服事中唯名是視。或者在我們唯名是視的過程中,我們會感到別人在「傷害神的事工」,但其實我們最著重的,是別人在「傷害做神事工的我」。服事不再是服事,服事會變成對別人的強制:強制別人接受「我」服事的方式;強制別人認同「我」服事的價值。當別人持不同意見時,他們是在「否定」「神在使用我」……這絕不是天國的價值。這些想法只會帶來團契關係中的苦毒和戒蒂。今日如果我們想在職場中有效被神使用,我們也應當在意我們在神的家中怎樣被神使用,好使我們有效和自然地,隨時隨地活出天國的價值,轉移天國的價值。

2009年5月15日 星期五

2009年五月第三週

  職場事奉是現今很多教會探討的課題,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在我們教會的傳統中,從沒有刻意把教會中的肢體分作兩個層級:牧師們(領袖們)和平信徒們。聖經也從來沒有這樣的分別。聖經只清楚的指出「信徒皆祭司」。所以,在教會中,每一個人都應是祭司,都應該是事奉者。問題是:「我們自己事奉的崗位在那裡?」而已。
  教會並不只是一座建築物--我相信大家都已經很瞭解--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教會,所以教會實在有很高的流動性。我們去到那裡,那裡就有教會:那裡有敬拜、那裡有宣道、那裡有團契、那裡有神蹟奇事……。問題是:我們是否只是理智上認知我們是教會,而實踐上卻並未流露教會的能力而已。你會怎樣要求自己、裝備自己、發掘自己的恩賜、在禱告中渴慕並求神善用你自己,這些都是作為教會所需要自我追求的。不論牧師的講道有多發人深省、教會的門徒訓練系統有甚麼改善,教會再進一步提供更多的事奉崗位,這都不能取代你自己的決定和進取。
  我願意我們的弟兄姊妹,在所到之處,他們都能帶領人敬拜、讓人聽見宣道、讓人經歷團契、讓人看到神蹟奇事,將榮耀歸與神。我願意邀請你,祈求神讓你看見你學校的需要、你工作地方的需要、人靈魂的需要。我知道有一些弟兄姊妹已經在工作的地方或學校成為一個服事者。但我渴望我們的教會不單只是有「一些」人對神順服,我們會有更多的人被神興起,成為世代的光。

2009年5月9日 星期六

2009年五月第二週

  母親節快樂!親愛的母親們,今日是你們的節日。
  當母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在上帝奇妙的創造中,男性多喜歡作「兒子」;就算他們更有責任感,總會有很多細微的事情要女士操心。這就是神造人的時候,造男造女的原因吧。
  想起箴言卅一10-31一段經文。《現代中文譯本》這樣翻譯:

賢慧的妻子到哪裏去找呢?她的價值遠勝過珠寶!她的丈夫信賴她,絕不至於窮困。她一生使丈夫受益,從來不使他有損。她辛勤地用羊毛和麻紗製成衣服。她像商船一樣,從遠方運糧供應自己的家。她天未亮起床,為家人準備食物,分配工作給女僕。她用自己賺來的錢購置田地,經營葡萄園。她健壯而勤勞,不怕繁重的工作。她知道自己所做每一件貨品的價值,往往工作到深夜。她為自己紡線,為自己織布。她樂意賙濟窮苦缺乏的人。她用不著為下雪擔憂,因為一家人都有暖和的衣服。她織造床單,為自己製麻紗和紫色布的衣服。她的丈夫很有名望,是地方上的領袖。她縫製衣服和腰帶賣給商人。她堅強,受人敬重,對前途充滿信心。她開口就表現智慧;她講話就顯示仁慈。她辛勤處理家務,關心全家的需要。她的兒女敬愛她;她的丈夫稱讚她。她的丈夫說:「賢慧的女子不少,但你遠超過她們!」嬌艷是靠不住的,美容是虛幻的,只有敬畏上主的女子應受讚揚。她所做的事都有價值;她應當公開受讚揚。
  聖經對這才德婦人的描述絕不應成為我們的壓力。我們理應以一追求卓越的積極態度,向神禱告:「主聖靈!請加我加量!」
  願各位母親在這母親節感到興奮!因為你們成為了神賜福你家庭的渠道。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2009年四月第四週

最近股票市場上爭論最大的事情,實非電盈私有化的事件莫屬。電盈的私有化計劃宣告失敗,但管理層卻把佔集團手頭現金中的九成五派為股息。試想像,如果你作為一個老闆,你會把自己公司的95%流動現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作大量分紅嗎?一個機構突然失去了九成五的流動現金,它又怎樣運作呢?當然,我作為一個牧師,不是要在這裡大談股市。我只是想指出企業倫理對一個社會的重要性。正如匯控主席葛琳牧師早前所言,一個企業的管理文化如不重視道德,就算有多好的制度,那個企業仍然會變得不道德。

這幾星期,我們在講壇中正開始教導聖經對「職場事奉」的真理。「職場事奉」除了要把世界的經濟轉移至天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把天國的價值轉移至世界。基督徒在世界之中,不就是要發揮我們應有的影響力,讓屬天的價值觀進入我們的生活之中麼?「 職場事奉」所重視正是這樣,以聖經的教導成為我們的倫理判準。作為老闆的重新重視公司的企業倫理,作為下屬的重新重視自己的工作倫理,作為家長的重新重視家庭的生活倫理,作為老師的重新重視學校的教育倫理,作為學生的重新重視自己的學習倫理。這樣子,「職場事奉」的真理才能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世界的價值才會被天國的價值更新轉化。共勉!

陳智聰牧師
2009年4月24日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2009年四月第三週

  最近與一位學妹有一次很深入的交談,大家談到事奉與人格的問題。慚愧我們每一個都不是完美的人,所以神才要求我們追求聖潔。其實人格不盡是我們設想的誠實與不誠實、純全與詭猾、真誠與虛偽……等等的問題,這些都是從比較負面的角度理解的事情。人格也關乎委身與承擔。在不能委身的情況下委身,在不能承擔下的情況下承擔。如果是出於神的,不是照我們的意思,乃是神的意思。
  沒有委身和承擔的人是短視的。因此,他不能看見現時需要放棄的。他不會為了完全承擔被委任的召命,使之成功,而忍耐現有的損失。這些人沒有異象,只有短暫的利益,為求一時的掌聲,往往犧牲長遠的好處,而達到即時被人認出的果效。相反的,現今注重即時果效的社會,也在消除我們對委身和承擔的認識。
  前一週王祖祥總監在我們教會引起了「職場事奉」的話題。其實這也是放在我心裡,渴望與教會進一步分享的題目。但如果教會不明白,我們在世所追求的聖潔,包含著委身和承擔,並當中可能的犧牲,我們的講道只能隔靴搔癢,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
  當我們進入這一系列的題目時,我們會否自問,在我們的家庭、工作、學習、事業、教會的服事,我們會否委身和承擔?怎樣作才是委身和承擔?在我現在的處境,我要忍受或放棄甚麼,才表明我的委身和承擔?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或作仰望那將真道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 神寶座的右邊。」來十二1-3
  共勉。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2009年三月第五週

  如果一位母親目睹她的兒子沒有按時進餐,她會有怎樣的感受?
  如果一位母親目睹她的兒子營養不良,甚至因此變得精打采,她會有怎樣的感受?
  如果一位母親感到她的兒子對家裡的事情沒有興趣,只把家看為旅館,她會有怎樣的感受?
  如果一位母親感到她的兒子對家人的遭遇沒有感同身受,只顧著自己的生活和自己的感受,她會有怎樣的感受?
  如果一位母親感到她的兒子對父親失去應有的尊重,她會有怎樣的感受?
  如果一位母親看到她的兒子形形役役地生活,卻沒有弄清生活的目標,但仍不以為意,她會有怎樣的感受?
  我知道我的母親會為我傷心和禱告;雖然她不能、也無從做甚麼。
  有一位父親會每天站在家們前等候這位兒子。風雨不改。

  "No one can have God as Father who does not have the Church as Mother."~St Cyprian of Carthage
  「沒有人可以以上帝為父親,而不以教會為母親。」~迦太基的居普良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2009年三月第四週

  感謝神,祂真的在我們當中行作偉大的事。正如大家知道,我們教會正經歷很多不同的困難,我們也能肯定地說,現在教會真的處在一個屬靈爭戰的情況裡。不少的肢體或他們的家人面對疾病和死亡的威脅;家庭關係需要神的介入;無妄的意外……。可能當中有你有我的經歷,甚至是一些不願意被提起的問題……
  但神卻仍是「以便以謝」的神--祂到今日仍幫助我們。哈利路亞!我們有一些有疾病的肢體,經歷了神奇妙的醫治和供應,病況好轉;一些因病而認識耶穌基督,經歷祂所賜的平安;經歷意外的得到「更意外」的保守,這些在在都說明神與我們同在。
  記得今年開始時,我跟大家分享過,我希望教會中弟兄姊妹的關係能更加親密和密切。這不單是說關於小組間的關係,甚至是我們要有「互為肢體」的確認。真的,教會不斷增長,我們不一定認識每一位的弟兄姊妹;但肯定的,我們在主裡仍然是一家,並且我們彼此有關、彼此有份。若有任何一位不體面、經歷困難,我真的願意我們能感同身受--因為我們是一個身體。相信大家也試過身體某部份不舒服,那個結果就是整個人感到不舒服,由此,我們才整個人才會為那不舒服的部份費心治療、休息。更甚的,就如醫治癌症化療一樣,為了殺滅癌細胞,好的細胞也要作出犧牲。(好細胞也沒有選擇吧!)其實身體其他部份絕不需要為那有問題有需要的部份「效勞」,但為了那有需要的部份,我們整個人都得作出調整。
  故此,當我們教會面對不同的問題時,我們整個身體都應為此作出調整。我們有否付出更多的禱告、我們有否更投入更渴慕神的同在而敬拜、我們有否在小組中更實質的成為他人的安慰……?我們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喜好,也有不同的習慣。但在浸禮的一刻,我們宣告我們的老我已死,新我活著。這不是說我這個人是一個「新我」,乃有更進一步的意義,我是基督身體這新我的一部份。說真的,如果我們自己面對屬靈爭戰和困境,我們也需要弟兄姊妹各方面的支持。如果現在教會和其他弟兄姊妹需要你懇切的禱告、你盡心的敬拜、你甘心的委身,你會怎樣選擇呢?願聖靈感動你,成為祂真實團契的一部份。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2009年三月第三週

  感謝神的恩典和帶領,經過上星期日(三月八日)的第一次全體會員大會,第一屆堂委順利誕生。今年度申請加入本會成為會員的肢體共54人,而當日共46人出席,出席率超過85%,可見弟兄姊妹們對教會的愛和支持。
  當日投票過程有主的帶領,極為順利和成功,只需一輪投票,便選出四位堂委,分別為許鳯瑕姊妹(34票)、袁志文弟兄(30票)、葉榮均弟兄(28票)及鄺栢鐘弟兄(25票)。他們四位的得票,俱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超過一半,這也顯示弟兄姊妹們也能就堂委的職務,意念相近地選出合適的人選;在肉眼看不見的背後,我更確信聖靈的感動和引領,叫教會能按恩賜選任人才。潘文信牧師及Randall Naylor牧師,聯同所有在場的弟兄姊妹亦為四位按手禱告。
  後來,我有機會跟部份堂委傾談,發覺他們都像事先知道神會藉人任命他們。我相信這是好的。這不是人的授權,在呼召中,被選任的人將更清楚他們為何被選任,這樣他們才能在不同的事奉境況中,理直氣壯地宣告:「我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
  今日,我懇請教會全體--不論是會員或是會友--就是我們互為肢體的一群,一同用禱告、並以實質的行動支持這群堂委,讓他們的事奉不會徒然,也使他們能享受服事教會的樂趣。

2009年3月5日 星期四

2009年三月第二週

  最近這一週社會都在進一步討論「責任」的問題。企業的責任是甚麼?政府的責任是甚麼?藝人的責任是甚麼?故此,請大家也容許我湊湊熱鬧,問問大家:「基督徒的責任是甚麼?」
  我相信大家都會很快地說:傳福音、跟隨耶穌、服事/事奉、在工作上榮神益人、敬拜、禱告……
  但我想大家更清楚一件事,如果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的話,我們就是耶穌基督在現今世上的延續。祂所做的,我們也要做,並且比祂做得更大。(約十四12)
  究竟作為基督徒應該做甚麼?基督不單是拯救、醫治和釋放--當然我們也要搶救靈魂、為有疾病的禱告醫治和趕鬼釋放;基督更重要的是勝過魔鬼的權勢、奪過牠用不法手段,從亞當手中取得的權柄,並且因此掌權作王。故此基督徒要作的,是跟基督一同執掌王權--正因為這樣,我們才可以把人從魔鬼各樣的壓制中拯救、釋放和醫治。
  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當我們禱告時,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在延續基督得勝、並交給我們的權柄嗎?我們只是在「禱告」,而不是在禱告中行使權柄嗎?當我們工作,我們只是在為糊口,還是相信基督已經給我們權柄,來掌管我們的工作和工作的所得?如果我們沒有這種「與基督一同掌權」的確信,我們怎樣為病人禱告、我們怎樣期望在事業和經濟上強大,都只是一種人的願景。如果我們沒有認同自己是早已與基督一同掌權的人,我們只會繼續軟弱無力地過我們每一日的生活。
  當我們決定要每星期為有疾病的肢體和來賓抹油禱告時,我們不是一時風尚,而是確實地相信我們與基督一同執掌王權。作王的有權柄來改變一切。是的,我們的禱告與努力,正因為我們有這樣的確認,才可以產生神所喜悅的信心。我在此懇請各位弟兄姊妹興起,一同在基督的救恩中,成為接過祂權柄,並與祂一同執掌王權的人。

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2009年三月第一週

  正如本週三我寫到約書亞記第六章時,我看見一件令我很驚愕的事情:以色列數以百萬計的戰士,竟能順從約書亞一個看似無理的吩咐,在七整天烈日當空的情況下,無聲無色地繞城十二次,到第十三次時才一齊開聲呼喊。對他們來說,如果他們要進入神應許的強盛和強大,以及神給他們的應許之地,這是一個必須的條件。正因為他們深信神的應許,他們義無反顧。
  我在想:甚麼人會不合作?甚麼人會批評約書亞的做法?我不敢再想下去。因為在以色列人中沒有一個這樣的人。但當我環顧我的生活環境、社會,甚至是神的家,往往卻令我們感到,這樣無條件的委身似乎只出現在聖經時代。
  或者我們應該求神給我們一個更決絕的禱告:我們要藉著神的話語和聖靈奇妙的運行,變得強盛和強大,進入神為我們個人和教會定立的應許當中。因此我們的委身和順服便成為必須。
  今週我一口氣的看完彼得.魏格納寫的《教會增長的七個動力》。我未必完全同意每一個細節,但我絕對認同令教會強盛和強大的那七個元素:著重聖靈運行、大有能力的敬拜、注意和委身於先知的信息、相信神蹟醫治、趕鬼、投入大有能力的禱告和注重新的能力階段。如果教會同心委身在這些地方,我也相信神期望教會得著的賜福也必然出現在我們中間。
  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只有與教會若即若離的人,才會著眼於一些微小的事情、有問題於彼此委身和服事當中,更遑論彼此順服。然而,當我們真的願意領受神的賜福,我們就必須與神合作,不要違反祂賜福的法則。
  由此我們期望下星期的第一次會員大會,就是不分會員和會友,在關愛教會發展的同時,來求問神:我怎樣與教會的各級領袖們,彼此順服,使我們同心合意的,著重應該著重的事,聚焦於教會的異象中。好讓神透過賜福我們來達成神放在我們教會的異象。

2009年2月21日 星期六

2009年二月第四週

  這個多兩個月中,我在思考一個問題:作為一個男士,同時作為一個基督徒,究竟有何意義?信仰是否只是我們精神上的寄托,還是有甚麼附加意義呢?
  最近越來越多人關心男士在教會的角色,在不同的教會組成了不同的男士小組;亦有一些教會有心人士出版基督教的男士雜誌(如《快樂人.生活雜誌》(Happy Men))。這等事工在外國已經盛行多年,比較出名的例如Man in the Mirror (http://www.maninthemirror.org/),據聞有關著作已經被翻譯作簡體字(好像被稱為《鏡中之男》)。這些現像都告訴我們,教會需要男士的力量!
  是的,過往很多年,都有很多教會領袖擔心教會「陰盛陽衰」的現實。不單是參與聚會的人數,教會領袖的比例也是如此。更重要的,有一些在傳統上不接納按立女牧師的教會更直接面對一個困難:沒有新一代的牧者。
  我們感謝神,我們的教會男女比例尚算合理;但是我們更希望我們有更多的弟兄被興起。請大家也為教牧們禱告,讓他們能更有效的接觸弟兄。也請大家為教會有家庭的姊妹們禱告,讓她們也能鼓勵他們家中的「男人」在主裡作大丈夫。我們也在禱告和籌劃一些能興起弟兄的計劃,也請大家為我們禱告。我們相信,當弟兄能在聚拜和日常生活中與神相遇,他們有好的團契生活,能被牧養和彼此牧養,我們的男士大軍指日可待。

2009年2月14日 星期六

2009年二月第二週

  這一年開始的時候,我們教會在事工上作了很多新的嘗試。我們也實在看見神在興起我們的教會,讓這些事工發展的時候,使參與的弟兄姊妹變得更強盛和強大。
  當我在旁觀看一些事工發展的時候,我看到的是,我們教會實在有不少「能人異士」--他們實在是神賜給教會的禮物。正如我一直在講壇上強調,教會不是屬於一些個人的財產--教會不是屬於牧師的、某些堂委、組長、或某些會員的。透過弟兄姊妹運用他們的恩賜,彼此建立的時候,他們正體現了教會是屬於「他們/我們」的。這段時間,有姊妹幫助敬拜隊進行形體訓練,讓他們能更好的在事奉中表達自己和自己對神的愛,透過義工服務,我們看見弟兄姊妹發現神怎樣教導他們憐憫人和計劃憐憫的工作;肢體們看見教會事工的發展,主動要求為事工找教會以外的資源,甚至毛遂自薦,為事工撰寫計劃;有肢體感到講道內容適切,因此主動提議按她的專業,為近來的講道內容制訂更落實的理財教導;有肢體感到要投入音樂的服事,故此他們拿出時間學習,甚至我看到他們原來是極有恩賜的。當我們這樣理解教會的發展時,我們正看到肢體間的互動,使教會的事奉進到另一層次。
  聖經清楚告訴我們:「凡有的,還要加給他。」(路十九26)我相信神還要加給我們教會更多的恩賜和資源人士。最近我與智聰傳道,藉著嶺大校牧鄭牧師認識一位任社工的弟兄,他有一很有趣的計劃,肯定能祝福很多教會的,但神卻把他帶到我們面前。遲些我們會有一特別的主日下午來把他介紹給各位,讓大家知道,神要興起不同的人,來建立他的家。
  我相信,你也會是神賜給我們的「奇人異士」、是神賜給教會的禮物。所以當你投入和參與教會的事工時,你不單會欣賞神在我們當中的工作,也更能欣賞和肯定神在你身上的工作。

2009年1月31日 星期六

2009年二月第一週

  教會要變得強大,不能單靠口號。
  教會變得強大,肯定是神的心意,就如約翰清楚的指出:「親愛的兄弟阿,我願你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的靈魂興盛一樣。」(約翰三書2)這不單是指著個人而言,而是指著每一位聖經的讀者。然而,如果我們要強大,那麼我們必須要與神的心意合作。就正如一個人,期望自己的身體健康,卻不好好照料身體,作息時間混亂、飲食沒有節制,縱使有良好的意願,也不能達到預期的期望。
  我們應當怎樣與神合作才能叫教會強大呢?一些牧養大師指出,屬靈的健康有以下幾方面:人與神的關係正常、人與其他人的關係正常、人與自己的關係正常、人與世界及其他創造物的關係正常、人與所身處的群體關係正常、人與社會的關係正常。故此,當我們最近提及需要關心政府就某些法例的修訂,其實也是「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的舉動。
  在新的一年開始,我們會否追求這些方面關係的正常,以致我們真正的發揮基督徒和教會應有的能力呢?最近主日講道開始談及經濟上的強大,也正指向著人與自己和其他人的關係正常。如果我們身邊有親友(不論是否基督徒)需要這方面的指引,你願否同樣成為神恩典和信息的出口?我在此鼓勵大家,如果你感到當日的主日信息能成為身邊的人的鼓勵,請訂購我們的影碟。影音組的弟兄姊妹,他們很用心的製作,為的就是要幫助你,使教會在這黑暗的世代變得有影響力和強大。
  我再說,教會要變得強大,不能單靠口號。你會在新的一年,怎樣使教會變得更加強大?你會怎樣運用神藉教會所建立的事工和力量,讓你自己和教會一起強大?願在此與大家共勉,看見神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我們教會每一位,好叫我們能發揮祂所賜予的能力。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2009年一月第四週

  先預祝大家農曆新年快樂。願神賜福大家在新的一年經歷神更豐盛的恩典。保羅提醒提摩太:「我勸你第一要為萬人懇求、禱告、代求、祝謝,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該如此。使我們可以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度日。」(提前二1-2)願神讓大家可以在敬虔端正,平安無事的情況下度日。
  這幾週我們一直指出,最近政府修訂的條例,再一次激化了部份人士與基督徒的對立。很多人寫了對基督教懷有敵意的文章。當然,近年香港社會就某一些有政治傾向的問題,很容易被分類為「非黑即白」。總之,在一種簡化的情況下,加速了香港政治環境的劣質化。現在很多人強調自己的言論自由,但當他人行使他們的言論自由時,就變成對別人的打壓和歧視。當某些官員提出社會對某些政策的討論過份情感化的時候,社會嗤之以鼻。當一些前立法會議員提出和解和建立更健康的民主環境及土壤,卻被認為不合潮流。當然,基督徒是「和平之子」,但卻並非無分辨和無條件地擁抱任何形式的理想和主義。當任何現存的意識形態、價值和傳統使我們對神和神的話語失去忠誠時,我們的基督徒身份就失去應有的果效和能力。
  所以,在這種環境下,其實神也會興起新的恩賜,也會為時代興起新的僕人和先知,好讓他們能代表神和教會,向這時代說話。年輕人,如果你們過往在神的恩典下「飽讀詩書」,也有基督徒應有的忠誠和分辨能力,也應該用神給你過往的知識成為世代的明燈。我們的鍾樹森牧師和陳智聰傳道給我們做了很好的榜樣。(如要拜讀他們的大作和對近期的回應,就上Facebook加入成為他們的朋友。)特別在這網絡時代,我們更應使用這樣好的媒介,來成為我們身邊朋友的祝福。年輕人,看你了!

2009年1月16日 星期五

2009年一月第三週

  最近社會上發生很多的事件,都是衝著基督徒而來的,就是要看我們是否在所信的真道上站立得穩。
  當我們因信仰的緣故,被別人稱為「道德塔利班」,又或是我們本人、甚至是我們的信仰被妖魔化,你會有怎樣的反應?我們似乎應該先要理解,為甚麼我們作為基督徒,特別在近來反對家庭暴力條例和淫審條例的修訂時,處於如此被漠視,甚至是被仇視的處境中。
  自從1988年香港人討論直選問題以後,開始了近廿年香港的民主運動,亦因此使廣大香港巿民對關於民主的課題更為關心。特別在回歸前港英政府政制改革使政制「直通車」出軌,以致後來港人要求全面直選的聲音不斷增強,推動民主的人士更重視建立香港一個民主的環境。然而弔詭之處乃在於,當我們談到要實行民主政制時,任何個人的自由和權利必須得到肯定和保障。因此問題出來了--甚麼是自由?甚麼是個人的權利?這些都是很抽象的概念,而且也難以定義。故此,為了使這些難以描述的概念變得更加實在,某一些例子或典範就變得必要。故此,個人的性傾向就可以由個人來確定,而不須其他任何人來指指點點。因為這是個人自由和權利的體現。色情(或情色)的界線也就難以劃定,因為任何個人有自由來接觸他們所喜好的東西。在現時傳媒的渲染和一般人採摸不關心的態度下,這種價值觀不斷影響著我們的社會。其實現時在推動民主發展的同時,我們的社會正走向一種道德無政府主義,甚至現時更有一種實質的無政府主義精神瀰漫在我們的都巿中。這些人的行為正好像彼得後書二章所說的情況一樣。
  我們不是單單的反對某些法例的修訂。我們也不是要成為保守派。我們更加關心的是整體社會的人民精神何去何從。正如聖經勉勵我們:「弟兄們,你們蒙召是要得自由,只是不可將你們的自由當作放縱情慾的機會,總要用愛心互相服事。」(加五13)今日你確定你所站立的崗位,和在這末後世代你所面對的挑戰,以致你能有效服事世代嗎?共勉。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2009年1月第二週

"看你們學習的工夫,本該作師傅,誰知還得有人將神聖言小學的開端另教導你們,並且成了那必須吃奶,不能吃乾糧的人。凡只能吃奶的都不熟練仁義的道理,因為他是嬰孩;惟獨長大成人的才能吃乾糧;他們的心竅習練得通達,就能分辨好歹了。所以,我們應當離開基督道理的開端,竭力進到完全的地步……(來五12-六1)"

希伯來書的作者差不多二千年前留下的忠告,再次成為我們的寫照。最近立法會討論修訂《家庭暴力條例》引來基督教界和其他社會關注家庭價值的人士的關心,因為社會有部份人士企圖透過政治來改變「家庭」的定義,以捍衛人權作為藉口準備「暗渡陳滄」,將來可以司法覆核的手法合法化同性婚姻。

事實上,是次討論,一如過往,基督徒陣營也有一定的分化。總的來說,各對政府修訂,在條例中加入保護同性同居者的基督徒或其他社會群體,並不反對政府必須保護任何人士,免受暴力的威脅。但同時,他們也關心「家庭」這辭是否適當地涵蓋所有同住關係。

但另一方面,支持把同性同居放進家庭概念的人,其實他們也藉著不同的機會,來「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他們的看法是正確的、合理的、公義的。那麼,我們在反對的同時,也要問一下自己,我們以甚麼來教導我們的下一代,甚麼是正確的、合理的、公義的--合神心意的,有助我們和身邊的世代健康長成的呢?我們有幫助他們內裡建立分辨好歹的能力嗎?還是我們只健立了一群人云亦云的下一代?

如果我們關心他們的分辨能力,那麼我們也應建立自己的分辨能力。週二晚上課程的設立,也就是希望我們每一個人也能有合乎正確信仰的知識和生活,影響教會和世代。我期望每一位希望成為教會領袖的弟兄姊妹最少一年參加三個課程。我也希望我們教會中每一位「家庭領袖」能參與有關的課程。說真的,課程不單為使我們有能力服事教會。難道我們的家庭、身邊親愛的人不藉得我們變得更為老練和完全,才服事、教導、影響他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