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年4月5日瀏覽人數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2008年十二月第三週

  這是本年度最後一次牧師的話。「最後」暗示著一個總結,也是一種展望。很快我們教會就經過了五個年頭,無論過去的日子有多榮耀、或是遇上甚麼困難,都變成了歷史。就像八月一次講道中我向大家提及,當時我們教會或許已經建立了一定的文化和氣氛,但世界絕對沒有一成不變的事情;所以我們如要成長,就要改變以往的步伐。如果我們以往用慢行的速度發展,現在我們應嘗試為主奔跑。事實上,就如成長就是正面變化的一種;委縮也是反面變化的一種,這是我們不可避免的,就如現今香港面對的大環境一樣。教會究竟可以正面變化還是反面變化?這是我們教會在總結五年之際,迎接第六年時,我們必須思想和投入行動的重點。
  大家作為教會的一部份,整體屬靈氣氛如何,是我們大家可以決定的。如果我們的教會是一個敬拜的教會,因為我們每一位都是敬拜的人;如果我們教會是禱告的教會,我們整體都必然是禱告的人;如果我們的教會是一個服事的教會;我們每一人本來都是投身國度裡任何服事的一員;如果我們教會是一個奉獻的教會,那麼在任何環境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位付出的人。這就是整體的屬靈氣氛。屬靈氣氛絕不是一時的聚會氣氛。但聚會的氣氛的確反映了我們整體的屬靈狀況。我一直以來學到一個功課,人只能控制他能控制的,其他不能控制的,他就要學習倚靠和信任神。但反過來說,他也應在他能控制的事上與神的聖靈同工,用祂給的能力和勇氣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這就是基督徒應有的責任。這也是一個成熟的信徒(甚至是成熟的人)應有的態度。在迎接教會六週年的時候,你會怎樣建立教會整體的屬靈氣氛?我鼓勵你,讓我們的靈命在我們悉心的照顧下得以成長。你需要與神同工,在你讀經生活中,讓神向你接下道種;你要在敬拜和禱告中,讓聖靈的活水澆在你心靈的土壤上。否則,我們的事奉很容易便感到疲乏和乾涸。正如耶穌強調:「你們離了我就不能作甚麼。」讓我們進入教會第六年的時候,能有更大的成長。
  記緊,一月四日晚上我們有堂慶聚餐,請把握時間購票參與,也把家人帶到我們中間。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2008年十二月第二週

  本週跟一位弟兄談到事奉的問題。他好奇地問,究竟牧師怎樣才滿意事奉者事奉(特別教會的事奉者都是義工)?怎樣的要求才是合宜的要求?正好,這段時間也是教會重新就事奉崗位進行年度招募的時間,這也是一個好的時間與大家一同思想這問題。
  我想,重要的不是牧師怎樣要求。我們要問的是:「我為甚麼要事奉?」當我們能答到這問題時,我們就會明白事奉的要求。
  對我來說,我事奉,因為我要回應耶穌的愛。因為祂為我捨己的愛,我無以為報,所以只能做我能夠做的事、給與我能夠給與的。既是回應耶穌捨己的愛,我就不會漫不經意地回報,而是盡心、盡性、盡意、盡力地回報。無論我們在那一個事奉崗位,我相信這是唯一的理由。否則,我們只會忽視了事奉的意義、又或是透過事奉來完成自己的心願和理想、又或是把事奉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責任。事奉的起點,不是「幫幫手」,而是對耶穌捨己的奉獻和回報。所以聖經才清楚的告訴我們,服事主是目的,服事教會只是途徑。如果神在現下放我在這教會,讓我看到弟兄姊妹因缺少某些恩賜、某些服事,從而他們的信仰生活會有所缺欠,而我又有能力和恩賜的話,我就有服事的理由。
  約翰壹書清楚的告訴我們,這種服事就是把神的愛變得完全。故此,在我們的服事中,必然發現從神而來的愛、對人的愛。耶穌豈不是這樣嗎?聖經的真理就是這樣活現在耶穌整個人生的事工中,透過祂所作的,也表現了祂的所是、祂的人格、神格。所以,每一個服事,如果缺乏了這種愛,教會就失去了靈魂--神的聖靈。是的,服事不是為了滿足一些需要;服事乃為滿足神對人的憐憫--神要透過某些方法去憐憫人,而我們就使用那些方法。那些方法不是服事的重點,而是神對人的憐憫。就算我們熟識每一種方法,而失去了像神一樣對人的重視和憐憫,以致於我們盡心的利用每一種神所肯定的方法,我們也沒有真正的服事。
  聖誕節正再一次提醒我們,神沒有只是用祂的方法來拯救。祂反而就近我們,在讓人經歷憐憫的情況下經歷大能。真的,神成為一個小嬰孩,在人看來絕不是甚麼「好橋」(點子)--怎樣用一個小嬰孩帶來偉大的拯救?這是我們的想法。但神親自進到肉身當中,成為人來感受人所需要的,以致祂的救法絕非不人性,相反的是豐豐富富的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我們的事奉是就近自己而遠離人,還是願意離開自己的權利而就近有需要的人?
  一位牧師對我說:「對同工,要要求;對義工,要懇求。」我相信這也是我們的態度。但我更希望大家在聖誕的時間,重新經歷耶穌降生的意義--祂一生的事奉,非因神對祂的要求,也非人對祂的懇求,而是祂因愛而有的自願,並且因此卓越地完成父神的託付。這就是我們事奉的模楷。

2008年12月6日 星期六

2008年 十二月第一週

  已經進入2008年的十二月份,除了是臨近歲晚外,也是基督徒預備迎接聖誕的日子。
  在傳統基督教的禮儀年,十二月份中有兩個節期,分別是將臨節和聖誕節,而將臨節也掀起了禮儀年的序幕。表面看來,將臨節好像是預備耶穌的誕生,好讓信徒們有一個更好的準備過聖誕節。然而,將臨節卻進一步表達一個更深層的意思:預備耶穌的再臨。
  我認為這是一個巧妙的安排。在世界認為是一年終結的時候,基督徒已經準備好作一個新的開始。但這新的開始,卻不止是新的一年,是因為期望基督再來,終結現世,而盼望永恒的轉化,而基督徒因為這盼望,卻比世界活得更加入世,卻不屬世。(約十七14-18)
  明年我們教會的主題是「成為強大的教會」。這是聖靈對我們教會的期望,也肯定的,也將是我們的期望。一個強大的教會,正需要有這種將臨節的精神。因為我們「既知那日子臨近」,我們更應活在入世而不屬世的境況中。我們需要在世界中活得更卓越,也在禱告中求神使我們在各方面強大,然而我們卻不因此而愛世界多於愛我們的父和祂的教會。是的,我們在經濟上強大,是因為我們在世上的工作和事業成功;我們在傳福音上強大,是因為我們與世界上不同的人有足夠的接觸--但這都不應該成為我們入世而變得屬世的理由。
  我為教會的禱告是,願意教會中每一位「凡事興盛,身體健壯,正如你們靈魂興盛一樣」。(約?2)但請留意,如果我們要凡事興盛,那麼靈魂興盛將是我們生命和生活的首要。願意我們在這十二月,有更多的時間默想和準備基督的來臨,並且使我們像祂一樣,被差入?,完成天父的旨意。

2008年11月29日 星期六

2008年十一月第五週

  這是我們敬拜月最後一週,我實在希望我們教會的敬拜能更上層樓、更得耶穌的喜悅。
  從約沙法王的一生中,我們看見,神使敬拜的人有超乎常人的理解力--理解神工作的方式,並且相信祂工作的方式。是的,神並沒有要求我們為自己生命中各範圍自訂任何界限,相反,祂要求我們擴張境界。(賽五十四2)
  在這經濟緊拙的環境,你準備好用超過自己眼界的方式來看神在你身上、教會、和我們身邊的環境來看祂的工作嗎?這種準備,基於我們在敬拜中與神親近的狀態。是的,我們習慣在我們的習慣中行事,「我們的習慣」已構成了我們的「反射動作」,所以我們只是以自己的能力,追求自己容許的祝福。不,神要賜福我們的,大過我們所能想像的。如果我們要得著神的賜福,我們第一件要做的事是:「主啊,請祢制止我用既有的習慣來思想!」正像我數週前看一本書,它的作者指出,不要以為你的收入一定是固定的,無論你怎樣工作,你的收入都是固定的。錯!神能打開天上的窗戶,傾福與你,叫你無處可容。(瑪三10)你相信嗎?你被激勵嗎?剛過去的一週,我勇敢地在我「沒有」的情況下奉獻,神真的打開天上的倉庫賜福與我。真的,神思想的方式與我們不一樣,當我們順服自己,以神思想的方式思想,神就能沒有攔限地接祂的方式賜福我們。
  讓我再說:敬拜使我們脫離屬世的限制。我真的關心大家在屬靈上有否這種洞悉,以致你實質的生活有否改善。真的,在世界以自己的方式思想而為自己帶來沉重憂慮的同時,我們豈不能成為靠主大能,突破困境的人嗎?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2008年十一月第四週

  上星期再次教導浸禮班的時候,再讓我有機會思考「敬拜=事奉=奉獻」的問題。
  或許大家都會同意,我們的教會是一個很喜歡敬拜的教會。一方面可能因為我們的牧養同工都有很強的帶領敬拜的恩賜;另方面,我們亦經歷過敬拜中神奇妙的同在和工作。然而,敬拜並不能只停留在一個「我們喜歡」的層次。如果我們只有音樂上的敬拜,而我們的事奉和奉獻沒有進展的話,我們的敬拜便失去了生命,有形而無神。我為教會的禱告就是,我們的敬拜與事奉和奉獻是一致的。事實上,當我們的敬拜、事奉和奉獻分割了的話,到最終我們的敬拜也將會形神俱滅。
  我們怎樣恢復我們的敬拜?其實,當我們作基督徒越久,我們的敬拜便越有機會僵化。耶穌清楚的要求以弗所教會悔改,重新恢復起初的愛心,並重作起初所作的事--初信時你對神的愛慕、委身、追求、熱心,以致你對傳揚你生命改變的興趣,要將未認識基督和得到新生命的人帶到神的面前的自發熱誠。(羅十五16)實在,我們得問自己,為甚麼我們在信仰中越來越變得僵化?
  或許過去的一年,我們總會找到很多的理由說服自己,我們變得僵化是情有可原的。是的,我絕對相信神的聖靈會體諒我們。但聖經同樣要求我們「不要讓聖靈擔憂」(弗四30)。聖靈仍然等候幫助我們敬拜,祂仍然等候澆灌神的愛在我們的心中(羅五5),聖靈仍然願意賜下昔日相同的能力,叫我們為未得救的靈魂大發熱心。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我們的神仍然是昨日、今日、直到永遠都不改變,愛我們和幫助我們的。是的,我們是敬拜這樣的一位真神。阿們。

2008年11月15日 星期六

2008年十一月第三週

  剛過去的星期一晚上,我們邀得張永順弟兄和楊良河弟兄負責主持《基督徒如何面對金融海嘯》的講座。對很多人來說(包括我自己),我也以為他們會談到如何處理資產等問題,但出人意表的,張弟兄談到很多他教會經濟的見證,就是怎樣在惡劣的環境下,基督徒堅持聖經真理,神如何回應和報答。
  其實,當我們有基督徒的生活方式,我們沒有過份借貸、我們沒有因貪心而投機、我們在工作上勤懇、我們善用時間來使自己增值、我們堅持對國度和教會的委身,我們已把自己放在安穩的磐石上。很多時,我們遭遇問題,我們會向神向人發出很多的疑問,但其實我們沒有在我們沒有遭遇問題以前,好好的倚靠神、按著祂對我們的心意,過每一日的生活。
  是的,或許每一次的磨難也會使我們的生命學懂一點功課。正如昨天《明報》一則報導指,相比九七年,今次香港人因為財政較為穩健,所以面對金融危機,也並不像九七年一樣手足無措。但我相信,作為基督徒不單要「沒有手足無措」,更重要的是,在這風高浪急的世代,能以他們順從真理的生活方式,活出叫人平安的福音。
  容讓我再提醒你,就算在經濟緊拙的時間,我們動用金錢與時間,仍然有應有的優次。「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太六33)

2008年11月9日 星期日

2008十一月第二週

  剛過去的一週,經組長們個多月的禱告和預備,已經選出四名臨時堂委。他們分別為袁志文弟兄、葉榮均弟兄、徐陸忠弟兄和鄺栢鐘弟兄。這四位弟兄經組長們暗票選出,暫時履行堂委的職務,在十二月前,籌備接收本會會員,並預備將要召開的第一次會員大會。
  教會堂務委員會乃應神召事工董事會的要求組成,其中主任牧師及神召事工委任的兩位董事為當然成員,其餘四位則由教會選出。因為教會暫未有會員制度,所以,經教會同工及組長們一致議決,在十一月前先成立臨時堂委會,處理招收會員事宜。待確立會員資格,就在會員中,按教會領袖先定下的標準,選出教會的正式堂委會,協助教牧同工運作教會。
  所有在本會受洗、轉會加入本會的,都是本會的會友(congregation)。同樣的,我們也重視參加本會聚會的,無論是已否受洗加入任何教會的朋友。然而,在教會向前發展的歷程中,我們有需要設立會員(members)。這群人理應對我們教會有更深入的認識,和更樂意進一步承擔。並且他們已經在經濟上恒常支持教會,和在事奉上了解教會的運作和發展,及明白如何協助教牧同工發展教會事工,以致他們能更有效地、更負責任地推動教會發展。
  神召事工期望我們教會能茁壯成長,也期望我們在兩年內能在體制上獨立,所以各位牧長也期望透過堂務委員會和成立會員大會,讓教會在這段時間,學習在主裡成長。作為本會的牧師,我也期望各位在禱告中求問神,讓聖靈帶領你決定是否在認同本會異象、使命和核心價值的同時,成為與我們一同擴展天國的一夥,於是你決定受洗加入教會,或轉會,在經濟上支持教會,更熱心參與事奉,甚至決定申請成為會員,享有被選與選舉的權利。
  關於成為教會會員的細則,我們將會更詳細公佈。但可以肯定告訴大家,教會重視大家的參與、禱告和意見,使大家在一主、一信、一神、一洗的情況下,成為更酷似基督的教會。

2008年11月1日 星期六

2008年十一月第一週

  本月是敬拜月。大家也很清楚,我們教會很重視敬拜。因為敬拜建立我們對神的渴慕,使祂愛與我們面對面相見。很多人說,我們這類教會的敬拜流於情緒化。但實情是,當我們與眼所不能見、創造萬物又創造我們的神相遇時,我們很難不會流露對神的崇敬和渴慕。
  在我多年的事奉中,我學習到一件很重要的事:無論我們遇到甚麼的境況,我們都當敬拜。因為唯有敬拜使我們專注神的同在,因而使我們更能勇於面對困難的環境。
  我們很多時會認為,我們不能「唱歌」,我們歌聲不悅耳,甚至唱歌「不是我的那一杯茶」。然而,讓我再一次強調,敬拜絕非「唱歌」。不能唱歌,不等於不能敬拜。敬拜實在包含太多內容了!讚美、稱謝、感恩、承認我們與神的關係、承認我們對祂的需要、等候祂的回應和啟示……這些都是敬拜中必然發生的事。或許我們沒有美妙的歌聲,但神卻要求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祂。敬拜就是全然表達這種沒有保留的愛。
  神配得沒有保留的愛,因為祂沒有保留地愛我們。如果我們不願意沒有保留的愛神,我們將更難以沒有保留地愛祂所愛的人。敬拜者在敬拜中越多的保留,就越難順服神的心意--或許我們應這樣說,這人越多保留,就越難聽到和了解神的心意。如此看來,敬拜不單是我們單方面向神表達內心,更是一雙向溝通的過程。故此,你就能夠明白,為何我們強調,透過敬拜,我們能與神建立更深入和密切的關係。
  是的,敬拜不是為我們一己的滿足。因此,如果我認為自己不能唱而不敬拜,或是我很愛敬拜的氣氛而只專注於在敬拜中得著慰藉,都不是敬拜的最終目的。敬拜使我們在神的同在中,變得對祂更崇拜、渴慕、專注和敏感,以致我們能被祂感動、差遣和使用。你願意這樣更新你的敬拜生活嗎?

2008年10月25日 星期六

2008年10月第四週

  昨天教會與其他四間姊妹教會舉行了第一屆的步行籌款。除了我們教會是為了四川重建籌款外,其餘四間教會都是為了擴堂的需要而籌募經費。我們不是特別偉大,為四川的需要而籌款,而是我們五間教會都願意為天國的緣故,開始去做一點小小的事情。是的,或許我們今次步行籌得的經費,絕不足夠去購買一所適用的堂址,更遑論是滿足所有四川災民的需要,但我們會否考慮到,當我們願意盡上我們的努力時,神也正加強了我們對建立教會,幫助有需要的人的熱心?我們有否想過,我們會因為這些異象,變得更有勇氣放下自己,為神的國度多做一點。
  是的,特別在金融海嘯影響日漸明顯的同時,更多人會關顧自己的需要。在這些特別的時刻,人的愛心會更加泠淡。在這段時間,基督徒如何在這斷時間繼續活出積極卓越的生命,作鹽作光,就顯得更為重要。我們是否如一般社會大眾一樣,只是關心自己身家如何”縮水”,而忘卻了在這段時間帶來安慰和供應?我們會否仍然注意自己,能因為更多認識神,有更敬虔的生命,以致我們能在動蕩的世代中,說出恩言,或者帶來令人振奮和得安慰的見證?是的,或許我們要更好的準備我們經濟的能力--特別在經濟環境還未到最壞的時候--就像約瑟一樣,預備成為供應者。將會有越來越多有需要的人在我們身邊出現,教會是否預備好自己?教會中每一個小組,怎樣預備自己成為荒年的供應者?早期教會所以發展迅速,正因為教會願意分享他們所有,甚至有人願意凡物公用,以致他們在艱難的環境為鹽為光。他們為神的國度多做的這一點,使更多的人得著救恩--不單是心靈的平安,更是實質的幫助。神絕不會毫無理由地讓我們經歷一個困境。是的,讓我們再次宣告:神做萬物,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2008年十月第三週

  金融海嘯來勢凶凶,破壞在過去兩週越見明顯。政府官員已經在上半年不斷警告,提醒巿民股巿可能大幅調整,各人宜量力而為。過去一週,我們亦看到新聞,有人因不能應付投機帶來的債務而自殺。大型連鎖店結業,裁員潮將更勢凶重臨。教會,你在那裡?你準備好面對這樣的時期沒有?你傳的福音能讓人在這黑暗的時期看見真光嗎?
  我們真的要承認,我們未有好好準備。或許,我們也會與社會各界一同面對可能的逆境和恐懼,但我們卻沒有應變的能力。尤其是一般普羅大眾(我們也是一部份),就像待宰的羊羔,默默接受現實。
  但我們真的可以求神給我們智慧,作出一些準備。最起碼的,我們現在要調整我們的用錢習慣,更克制我們的貪念。有些人認為這些時間危中有機,所以更大膽的用賭博的心態投機。或許這時「戒急用忍」方是正路。另方面,避免無謂的政治爭論,以防自己被拖進恐懼和仇恨中,而減低自己的抗逆能力。我們也應對今次的危機有更多的知識,不單為應付今次的問題,也要為預防日後重蹈覆轍。記好:教會是為了告訴世界有救贖而存在的。就讓我們真實地活在救贖中。
  十一月十日(一)晚上7:30,我們與其他幾間教會合辦一特別講座:《基督徒如何面對金融海嘯》,在神召會活泉堂舉行。這正是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在這黑暗的時間,明白神的心意,並且活在救恩中。請你預備時間,參加有關聚會。

2008年10月10日 星期五

2008年十月第二週

  在馬來西亞帶領學術研討會,會後的答問時間,令我和其他講員感到錯愕:為何教會中人對教會中的一些問題,會表現的如此負面,甚至走進死胡同?
  是的,我們得問自己,對人對事,我們是否有一種「直覺的負面」,就是我們先想到這件事不妥善之處。可能你會說,這是一種「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抱負和謹慎,好作兩手準備。然而,我得明正指出,這並非真正的謹慎。真正的謹慎剛好相反:我們先會看見得勝,卻不被勝利沖昏頭腦。
  作神的事情也需用同樣的心態。聖經告訴我們「凡事謝恩」(帖前五17)──我們該節制我們的靈和情緒對事情有「直覺的負面」,因為這是對「凡事謝恩」的操練的攔阻,也使我們不能用正確的態度來明白神的旨意和工作。任何神給我們看到的異象和事情,我們應先持感謝的態度。這不是說我們沒有任何辨別而接受異象或神的工作,而是我們應先感謝神讓我們跳出固有的框框和桎梏,然後才小心審視其他可能性──甚至是負面的可能性。但無論如何,我們原先的視界被擴闊,以致我們看到原本我們生命可能的缺乏,或從未涉足的領域。相反,如果我們只以直覺的負面看待事情,我們很容易為自己製造「自證預言」──由於我們心態消極和負面,所以我們自然提不起勁來對事情有所評估和參與,因此,結果我們看見事情就如我們看到的結果出現。
  當教會朝向發展的方向,甚至提出植堂的可能性和需要,你如怎樣評估?無動於衷?還是直覺的負面?還是以凡事謝因的心態向前邁進?這不單是你個人的決定,更將會影響教會日後的發展。你如怎樣評估並委身教會發展的異象。你的心態是甚麼?願神使我們對祂常帶著盼望,向前邁進。

2008年10月4日 星期六

2008年10月第一週

  這個月是我們教會的植堂月。我們教會有一個異象,就是當教會達到一千人的時候,我們將會差派二百五十位肢體,與我們有經驗的同,一起往外建立另一所新的教會。
或許有人認為,香港只是彈丸之地,交通方便,根本不需要更多植堂。然而,我希望教會明白,如果教會認識傳福音的需要,並且保持宣教的異象和熱忱,那麼我們必要讓每一位弟兄姊妹有空間來發展他們的恩賜,增進他們的領導力,否則任何傳福音的工作、建立強大教會的理想,都只會流於空談。
  當然植堂並非朝夕的事。同樣的,讓弟兄姊妹認識和發展自己的恩賜,也不會是朝夕的事。所以,現在大家投入接受訓練,認識自己的恩賜與能力,增強自己對耶穌的委身,將帶領我們進入植堂旅程的起點。另方面,教會變得強大,不一定使我們朝向大型教會(mega church)發展。或許有些人對大型教會有很多幻想,但每一個教會總有她自己牧養的承受能力。或許有人認為,大型的教會更有經濟能力,但現實是,如果教會間的團契更為緊密,則對外事工也更能在金錢及其他方面彼此配搭。正如過往我們與西環堂和泉石合作中國助學和宣教事工,正是一例。天國的使命使大家彼此需要,唯有我們認識到彼此需要,我們才能更謙卑地被主所用。

2008年9月27日 星期六

2008年9月第四週

  這個星期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正是一場信心的考驗。全球金融海嘯的攻擊,並未算大規模地衝擊香港,但人的信心卻因謠言,令大家經歷一次銀行擠提的恐慌。
  或許我們很熟識耶穌的教訓:「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蟲子咬,能锈壞,也有賊挖窟窿來偷。只要積儹財寶在天上,天上沒有蟲子咬,不能锈壞,也沒有賊挖窟窿來偷。因為你的財寶在那裏,你的心也在那裏。」(太六19-21)然而這好像跟我們很遠。但這星期的事件,真的使我們明白人的財寶在那裡,人的心也在那裡。或許今天我們可以更肯定的說:「不要為自己積儹財寶在地上,地上有雷曼兄弟、能牛巿,也有謠言引起擠提……」當我們大家也好像瘋子一樣,四圍的排隊,要拿回我們的現金,我們會怎樣評價耶穌對我們的忠告?
  另方面,我們也看到謠言的可怕和可惡。今次關於某銀行的謠言肯定令很多人死掉很多細胞。在橫風橫雨的一天,四圍亂轉,肯定令很多人身心痛苦。胡勿論造謠者所為所事,但謠言帶來的破壞大家清楚看見。最怕是:「究竟那謠言是不是真的呢?」古語云:「謠言止於智者。」但在銀行外排隊的人龍(甚至第二天還出現),正說明智者不多。所以,就如箴言的忠告:「生死在舌頭的權下。」(箴十八21)原來人的說話的破壞力,竟會帶來這樣的影響。這豈不提醒我們,作為信徒,在處理自己都弄不清是真假的事情時,究竟要有怎樣的態度嗎?如果真相已經被宣揚,我們豈不應相信真相,而不要浪費自己的時間,和影響別人的生活嗎?第一天的擠提,實在無可避免;但當各方發出相關的澄清時,仍然有擠提的人潮,豈不告訴我們,原來真相在世界來說,是那麼的沒有巿場。那麼,甚麼是基督徒的見證?如果真相和真理被宣告,我們是否應該順服和信守?這是我的態度。至於你會怎樣處理,願意你在真理的聖靈的感動下,認真深思。

2008年9月20日 星期六

2008年九月第三週

  我們的教會正邁向六週年,感謝神一直的帶領,我們從幾個人到現在二百多人。現在神召事工亦鼓勵我們教會進一步組織。第一步將會是成立堂務委員會。第二步將會是建立會員制度。神召事工並已訂立章則,現在已在修訂的最後階段。
  正如我多次強調,教會是屬於「教會」的--即是屬於大家的。肯定的,神設立了牧師和牧養同工帶領教會的方向,但建立教會,令教會能有效地行在牧師所設立的屬靈方向,則是教會每一個人的責任。就如保羅勸勉我們,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建立基督的身體。
  很多有組織並且強大的教會,都清楚區分會友和會員。通常受浸加入教會的,或是轉會加入教會的,都是因為認同他們在這裡尋找和經歷到神,在這裡得到屬靈的餵養,並且已經建立了團契生活,他們就已經是教會的會友(congragation)。會友組成了今日我們看得見的「神召神學院禮拜堂」。
  但是,除了我們得到滿意的個人宗教生活、屬靈餵養和團契,我們得進一步,委身教會對神和世界的服事。我們不能只是消費者,我們也需實踐基督給我們的大使命和大誡命。因此,參與教會發展的決策,便需要一些比消費者更能承擔的人--他們會認識教會每部份的運作,他們在經濟上穩定地支持教會的發展(如每月穩定的什一奉獻),他們投入以恩賜建立教會,並且與牧者們攜手合作,以教會的力量服事和擴展天國。這些人與牧者們和教會彼此接納,並且同心同行。這些人就可按著教會所有的章則,成為會員(member),構成會員大會,肩負教會發展的重任。如此,會員才可以為教會作負責任的決定。
  所以,成為會員需比成為會友有更高的要求。然而,我會這樣總括對會員的要求,就是對教會「認識和承擔」。試想,如果我們愛一個人,我們也一定會對他/她有所認識,有所承擔;更深認識,更深承擔。教會是基督所愛的。我相信我們也愛我們的教會。懇請你對教會更「認識和承擔」--這就是我們教會制定會員資格的精神。我相信在教會月提出這精神,亦是合適的時間。
  期望你更「認識和承擔」神召神學院禮拜堂。

2008年9月13日 星期六

2008年9月第二週

  從星期四開始,黃約翰牧師在我們教會主領醫治佈道會。感謝主,這幾天晚上聖靈很大能的工作。不單很多人得到身體的醫治,也有朋友接受了主耶穌為救主。
  這樣的聚會並不像一般的講道聚會。很多人以為來教會是要「聽」道理,所以我們一定要「講」耶穌。聖經很清楚的說到神兩方面的工作:「他赦免你的一切罪孽,醫治你的一切疾病。」(詩一零三3)神的工作並不單要我們明白一些甚麼,祂要我們得著一些好處,從而使我們有誘因、動力和能力活出屬祂的生命。神不單只會要求我們,祂是賜福的神,讓我們在福氣中回應祂對我們的要求。所以,我們用很多時間來敬拜,好讓我們能在建立神寶座時,讓會眾體會神的同在和彰顯。我們也會要求奉獻,但不是為了擺上金錢,乃是讓會眾進到一個敬拜的高峰,願意擺上自己作為活祭,讓聖靈能親自在祭壇上向這祭物「開刀」,讓屬天的火從天而降,潔淨和焚燒我們的生命作為祭物。我們總會分享從神而來的話,談到聖經的原則;但這些都為使會眾的焦點集中在耶穌的身上,建立信心,與神建立親密的關係,以得著祂所應許的救恩和醫治。
  故此,服事時間也是這些聚會的特點。當聖靈感動牧師服事有需要的人,不是牧師在動工,而是牧師把神的工作「形像化」。所以焦點不應在人的身上。如果我們的疾病未得醫治,只需繼續耐心仰望和等候耶穌。有些人感到好像牧師不為他禱告,他就挺失望,然後離場,這就是失去信心的焦點的表現。我們的信心在神身上,人只是神的器皿。
  我同意黃牧師說,在很多傳統的教會,或許不太容易接受這樣的聚會方式。新酒需要有新皮袋。就讓我們的教會繼續成為新皮袋,讓神的新酒傾倒在我們當中吧。

2008年9月6日 星期六

2008年九月第一週

  本月是教會月,為的是讓弟兄姊妹明白團契的重要性,並且有對教會的團契所委身。
  教會並不是一種活動,而是生活的一部份。正如我們身邊的朋友、我們的同事、我們的親人、我們的社會,是我們生活的一部份。無論你喜歡與否,他們總會佔據你某部份的思想、情緒、時間……。或者你會說,我可以選擇我的朋友、我工作的地方(同事)、我可以與某些親人來一個「親疏有別」,甚至我可以選擇移民到一個我感到理想的生活所在(社會),但無論你怎樣選擇,你總要在最後被這些事佔據你生命的一些部份。你不能一直在轉來轉去,而沒有最後的委身;否則你只會像辭人李清照所描述的一樣:「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戚戚。」
  星期五我有機會拜訪王一平牧師,當我進入他的房子時,我真的感到我居住的地方是「寒舍」。並不是因為他住得豪華,他是住得有品味。室內每一項擺設和安排,都表明了他對生活有要求,他所住的地方,甚至對工人的要求也一絲不苟。我想,當我們進到教會的時候,我們也希望在一個舒適、有品味、溫暖的地方敬拜神和彼此相交。我所談的不單是教會的設備,而是在其中的人,如何讓這地方有這種靈性。
  因此,教會不能單有「參觀」的人,而是要有彼此配搭和協力的肢體,他們雖然不同,卻互為一個基督的身體。他們矢志要讓這身體俊美,要讓這身體健康。因此,他們彼此相顧、激發愛心、勉勵行善。我希望在這個月份,我們能認識聖經這方面的真理,並且委身在神對教會的旨意中。
  順帶一提,今天也是四年一度的立法會選舉。我們身處香港,無論現在你認為這是一個你滿意或不滿意的地方,我們有責任令她更加理想。我不會告訴你們那一個候選人比較理想,你真的應該按著聖經真理,按神在禱告中給你的誠實,辨別一些真能「比較」按常理、法理、情理、真理「服事」社會的人們。讓我們因此真能投入神給我們的生活中。

2008年8月30日 星期六

2008年8月第五週

星期一將正式進入九月,對很多學生來說,又是新的一學年開始。很多時,我們對新的開始充滿期待和雀躍,因為做新的事情,好像往往比堅持舊有的事情容易。不過,如果我們懷著這樣的心態來投入新的事情時,我們的持久力也不會好得到那裡去。
請大家緊記,如果沒有神的允許,舊的事情不會結束;如果沒有神的帶領,新的事情也不會開始。(相信這段時間,我很有資格去說這句話。:))我想這就是我們作為基督徒面對新、舊事情交替比較好的心態。既然神允許舊事情結束,我們不需感到可惜;如果我們確定神有新的帶領,便當全力以赴,不再回頭。
九月份我們開始的訓練,正好告訴我們,為了讓神更大使用我們每一位,我們便應全力以赴的奔走全程。最近與一些牧長計劃將來時,他們直言擔心弟兄姊妹難以長時間委身在一些訓練中──三個月的訓練,好像有點長了。或者是的。但我相信,任何有價值的事情,都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如果神而使用我們的教會成為一個強大的教會,使我們任何個人成為忠於所託的管家,我們便需要為此付出相應的代價。讓我話說在開頭,千萬不要在聖靈的感動下開始,但卻在血氣中支持──不了。
如果我們相信神開始新事情的理由,並以此作為我們努力的根基,我相信我們必能看見神預備給我們的成功和成就。我實在為這新的開始充滿期待。讓我們一同把這新的開始弄得有聲有色,直至這訓練完結的日子。

2008年8月23日 星期六

2008年第四週

  感謝弟兄姊妹的關心和問候,也特別為各位著緊我居住現況的弟兄姊妹表示衷心感激。一位別的教會的弟兄,引用我媽媽曾經給她太太的勉勱,鼓勵我跟其他的同工:「耶和華必有預備。」阿們。
  我們真的很高興,也要用信心宣告:「耶和華必有預備。」我們也相信神亦籍一些人來扶持我們和教會,所以我們只需以「主事為先」的心態繼續事奉,凡事以神的國的發展和擴張作為優先考慮,就能得神的喜悅。舉一個實例,在這個佈道月,我們鼓勵大家努力傳揚福音。這樣的要求不是為了甚麼個人的榮辱、教會的大小……等無聊的問題;它本身就是來自聖經中大使命的要求,是耶穌臨升天前託付教會的首要任務。當我們這樣思想和了解傳福音的本質,以致我們對神委身,就是主事為先、以神的國的發展和擴張作為優先考慮的做法。如果有人認為,教牧和教會領袖要求大家同心傳福音,是因為其他的理由,或大家認為教會有不可告人的理由,甚至是猜測出來的理由,那麼我們就會失去了跟隨耶穌的純真,和對祂所委派使命的無條件委身。
  教會生活的喜樂,就是一同順服在聖經啟示中、在禱告領受中,神所喜悅的心意,然後在一同付諸實行時,看見神奇蹟性的供應和保守。否則,教會的團契就失去了坦誠及和諧,然後在內耗中失去為主而活的動力。是的,我們不是個人為主而活,我們是作為一個團契、一個身體為主而活。你同意嗎?

2008年8月16日 星期六

2008年8月第三週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提後四2)保羅對提摩太的勸勉,在今時今日仍然對我們有效!
  今日我們可能說,我們忙著很多其他的工作。我要忙著為我的事業、我要忙著為我的責任、我要忙著為我子女的學業、我要忙著令我小組內那些冷淡的信徒火熱起來、我要忙著我自己要忙著的事情……我們似乎只看見自己的時機,而忽略了神的時機。如果我們漠視神所認定的時機,就沒有甚麼「得時不得時」的問題。
  過去的一週,我們的組長們參加了"church game"的日營。我相信組長很明白傳福音的重要。組長們開始明白運作一所教會的煩鎖,但所有其他事情都不會比實行「大使命」(太廿八18-20)重要。大使命就是:
  1. 使萬民作耶穌的門徒,也使他們奉聖父、聖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浸;
  2. 凡耶穌所吩咐(命令)門徒的,都教訓其他門徒遵守。
我相信組長在經過兩日的church game後,一定會鼓勵大家更多投入大使命當中。
  一般的香港教會,都會以八月底為一年的福音策略總結。因為通常在一連串的暑期活動後,總能「山大斬埋有柴」的,帶領一些人在八月底的特別福音聚會、或夏令會中決志信主。所以我們在八月廿三日(六)下午的河源短宣分享日、八月廿四日(日)晚上的《擁抱每一天》音樂會,都是為大家預備了這樣的機會。請不要錯過這些聚會。
  或者你現在也在忙於處理自己糟糕的環境,但請記得耶穌委託你的大使命,必須著緊實行。請你在讀畢這篇牧師的話後,求主給你一張臉孔並為他會參加這些聚會禱告,讓你向他們實行耶穌託負你的大使命。對!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

2008年8月9日 星期六

2008年8月第二週

  相信大家也有收看北京奧運的開幕式。整個開幕式莊嚴、有氣度、有想象力,亦不失中國的特色。但更令我興奮的,就是看到不論在現場、或北京街道,群眾的歡慶氣氛,以致令外國的遊客,也在其中歡喜。
  有人認為,這次奧運圓了中國的「百年奧運夢」。但也有人批評,整個奧運會,由籌備到結束,用了差不多2900億人民幣,是否值得。這使我想起耶穌的教導:「你的財寶在那裡,你的心也在那裡。」(太六21)對很多中國人來說,圓奧運夢是他們的理想,是他們證明中國人身份和地位的重要時間,所以他們對投入這麼大的資源來完成這事,他們感到異常有價值。當他們能完成這件事時,他們也有歡慶的理由,而且他們的歡慶,也使外國的客人感受到中國人為了這次奧運盛事所付出的,和當中的價值。
  所以,我在此也想向各位「天國人」發出挑戰。耶穌給我們的「天國夢」,會否使我們把我們認為重要和寶貴的投進去,以證明我們的心也在那裡?耶穌的天國夢清楚的委託了我們:「這天國的福音要傳遍天下,對萬民作見證,然後末期才來到。」(太廿四14)北京奧運開幕式,透過不同的節目、環節、29個大足印形狀的煙火、李寧騰雲駕霧般燃點聖火……在在要說明中國人已經做好所有的準備,讓奧運開幕。基督徒如果要準備和宣稱天國降臨,原來敬拜、禱告、靈修……等事情都極為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把福音傳遍天下。傳福音和宣教,就是我們委身天國的明證,就是我們為要完成天國夢必須進行的事業和投放資源的理由。
  「一個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這樣為他歡喜……一個罪人悔改,在神的使者面前也是這樣為他歡喜。」(路十五7, 10)這種歡喜肯定要比奧運開幕式更大了,因為奧運只是地上暫時的事,但一個人的悔改和得救,是關乎永恒的事情。我們這群「天國人」,作見證和宣教是耶穌二千年前已做下的天國夢。我們的回應將會使天上的使者一同歡喜。

2008年8月2日 星期六

2008年8 月第一週

  神學月完滿結束。所謂「完滿」,是因為弟兄姊妹回應了聖靈向歷代教會一直以來,藉聖經發出的邀請:在至聖真道上裝備自己,預備自己成為傳揚福音的使者。
  上週聚會後報讀週四晚導航課程的肢體已有五十多人,是教會總人數的四份之一。這是一個令人鼓舞的回應。甚至有肢體問我:「如果我唔識字,我可唔可以讀?」請明白,學習的目的不是為了學習,學習的目的也不是「成績」。學習是為了帶來我們更好的服事。或者你學習過後,不一定蒙召成為某些崗位的領袖,但肯定的,你必定可以在某些地方發揮更好的影響力、或成為更好的協助者。使徒彼得他們也並不是受過高深教育的人,他們只是漁夫,甚至被認為是「沒有學問的小民」(徒四13),有學者指出,彼得所寫的聖經修辭並不優美……但這些都沒有攔阻彼得成為神大大使用的僕人。起碼,他講道就有三千人回應。肯定的,在三年跟隨耶穌的生活中,彼得不斷在「學神」,不斷的在不同的經歷中建立對神的信心,也在不斷的失敗中經歷神赦罪的恩典、在五旬節前等候聖靈的更新,結果他的知識在得到聖靈能力的推動下,帶來前無古人的果效。這豈不是我們應自我勉勵的理由嗎?
  如果你仍然感到自己微不足道、沒有能力的話,請看彼得的人生。神使彼得從一個「沒有學民的小民」,成為「攪亂世界的人」。我們願意有相同的渴望嗎?

2008年7月26日 星期六

2008年7月第四週

  這個時代需要領袖。但時代的領袖卻如鳳毛麟角。今日的領袖以為,只要有民意,得到人的支持,就能成為領袖。故此,我們發現很多政治領袖倚杖政治化妝;又或是施政時,美其名順應民意。(如果只是順應民意便能施政,又何需領袖?這只是領袖「EO化」而已!)總之,有人跟隨就是領袖。
  不是!領導就是影響力。很多的領導學大師都給我們這個「作領袖」的定義。因此,領袖就是把個人的素質、信念、抱負、能力、價值……等,他生命的全部影響他人的人。正如耶穌來到世上,祂不單留下教導和聖經,更重要的是祂留下了祂的生命給我們,並且基督徒也能一同宣認:「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裡面活著。」這就是耶穌基督給我們最大的影響。
  靈修和禱告給我們跟耶穌生命交流的機會,藉著聖靈的感動,使我們與基督有同一的心跳。然而,「在至聖的真道上造就自己」(猶20),卻使我們能在靈的造就以外,有知性的成長。靈裡的成長關乎生命的氣質,知性的成長,關乎生活的能力。作領袖是在氣質和能力上展現其影響力的。
  弟兄姊妹,如果我們真的期望建立「一個強大的教會」,你就必須要成為真實的領袖:不假裝、不妥協,以基督的生命氣質和從神而來的真理,為鹽為光。讓我再說一次:「你要被裝備!」唯有你成為真實的領袖,世界對領袖的需要才能被滿足。
  九月份的訓練課程,等著你啊!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2008年7月第三週

政府的公民教育短片說:「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就是對國家發展最大的貢獻。」這句話套用在基督徒的身上,也挺合用:「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就是對天國發展最大的貢獻。」不過在這神學月,我希望再進一步指出,「緊守自己的崗位,做好自己的本份」,只是基督徒生命的起點,因為聖經要求我們進求卓越。(約叁11)這也是我們教會的使命宣言,「造就卓越積極天國使命人」的寫照。
「不進則退」是生命的現實。如果我們不去裝備造就自己的話,我們根本不能緊守崗位,盡好本份。其實更基本的,當我們不想進步和成長的話,也證明我們的基督徒生命瀕臨死亡的邊緣。我們不要說能幫助別人,甚至自己也自身難保。當你看見別人對你的需要,你就會追求成長。相反的,如果你只看見自己的需要和感受,你就會逃避成長,只求滿足於現狀,結果變成別人、教會,甚至是天國的負累。你會消耗掉別人對你的關懷,和應付你情緒需要的精力。故此,裝備自己,也是我們「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神」和「愛人如己」的生活實踐。
所以,我期望大家也嘗試以我這觀點,看待自己應否在九月以後接受訓練的準則。請為自己和教會的靈命成長禱告,也請大家渴望能成為與神同行和同工,以致在事奉上為神喜悅。

2008年7月12日 星期六

2008年7月第二週

  威斯敏斯特教義小問題第一題:「人活著的目的是為了甚麼?」
  「榮耀神,永遠以祂為樂。」因此,在實踐上我們得要問自己甚麼才是「榮耀神」?怎樣才能「以祂為樂」?
  「榮耀神」好像很容易流為一個基督徒口號。想深一層,也是很難定義的事情。當然,我們可以簡單地思想,做到人有益的事就是榮耀神。但不信主的人也做對人有益的事,那麼「神」對他們來說,有何意義?又從何談到「榮耀」?因此「榮耀神」就不單單在於我們做甚麼了。榮耀神必然有更深的意義--我的生命反映神的真實。「我們眾人既然敞著臉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就變成主的形狀,榮上加榮,如同從主的靈變成的。」(林後三18)如果我們能反映主的榮光,正意味著這種反映就會在神的家和世界中帶來服事。我們不是靠自己做甚麼來完成服事,我們是在服事中反映神的榮光,以完成生命中對人的服事。這就是我上週所提及的「神學,就是學神」的意思。
  接受裝備和訓練不是為了提昇自我的信仰能力,而是為了更有效反照神的榮光。在訓練當中,讓所知的成為我們所活的,就是「聖靈帶領我們進入一切真理」的意思。
  我們不難發覺,初信的人比較容易以神為樂。但這教義問答的智慧在於,洞悉神真正的願望是人永遠以祂為樂。在人際間相處時,我們發現最令人滿足的事是,我們能「心靈相通」。就像在你旁邊的人,不知怎的,剛巧與你在哼同一首歌一樣。我們會詑異為甚麼我們會心靈相通呢?我想,以神為樂就是這種感覺吧。我們會發現,我們在想神所想的,我們在完成神所期望完成的,甚至我們心靈內,聖靈的禱告和詩歌,都是與神有同樣的心跳。這已經是超乎了知識上的認知,但卻是因為大家有一種不能言喻的親蜜關係。所以,接受訓練,對神有認識只是一個起步。如果沒有這起步,我們更難進到與神有同樣心跳的美妙境界。如果我們不嘗試起步,我們也很容易會成為「老信徒」,失去起初對神的愛心。
  九月份第一星期的訓練,等著你來試試「榮耀神,永遠以祂為樂」呢!

2008年7月4日 星期五

2008年七月第一週

  本週月是神學月。很多人認為,讀神學是那些被神呼召作傳道人的信徒才要作的事。這可能是教會中一個很大的誤解。有一位神學家曾說過:「神學,就是學神。」讀神學,不一定是在神學院讀,而是系統地學神。我以往是學校羽毛球校隊的隊員。當我每週定時「操波」的時候,跟在街邊公園「姐手姐腳」的各路人士「玩玩吓」的狀態,絕不能同日而喻。從發球的姿勢、步法、規則、體能、心理、五局三勝的比賽中的排陣等等,都是系統的學習。今日我們有太多業餘的基督徒,教會卻缺乏精兵,就正因為我們常用在街邊公園「姐手姐腳」「玩玩吓」的狀態,來過我們的信仰生活。
  基本上教會是蒙召的。教會每一個人都是蒙召的;所不同的,只是蒙召的崗位不同而已。有系統的知識來認識神的作為、祂的作為和跟我們的關係,使用祂給我們的恩賜廣傳福音,便是活出這種蒙召的實況。
  部份的組長希望教會能提供更有系統的訓練來成全聖徒,同工們也同意這看法和方向。我們希望把這些系統的神學訓練帶進教會內,讓我們能與弟兄姊妹和各同工建立更一致的看法、更深入的關係,和對神更同心的渴求。我希望大家能認真的思想,被裝備的重要性,當教會推出有關訓練的時候,我們一同參與,一同成長,好讓我們在末後的日子,能成為盛載新西的好皮袋。

2008年6月27日 星期五

2008年第五週

  數週前,一位內地的教會領袖知道我們現在處於一個很嚴重的屬靈爭戰的環境中,他問我:「你有甚麼需要,我可以為你代禱?」我心中即時有一個感動:「我要一個強大的教會!」
  如果教會是基督的身體的話,他必然是強大的。問題是:我們作為教會,有否反映耶穌基督的強大。我期望「一個強大的教會」,可不是因為我想當甚麼大牧師、我們的教會要有甚麼聲譽。如果教會的力量弱,我們實難完成基督託付教會的責份,完成救恩的工程。
  故此,「怎樣令教會強大?」就成為我們作為教會要思考的問題。你作為教會的一部份,你也應該問自己這問題。過去的日子,部份領袖問我這問題時,我真的為這事懇切禱告。我希望告訴你,神真的要我們透過系統的學習,讓我們的教會成為有生產力的教會。我們希望在明年一月開始,用兩年的時間(每週一晚),幫助每一份有心志讓教會強大的肢體,成為稱職並且有能力的屬靈領袖和組長。如果弟兄姊妹不斷成長,我們會再多用兩年,訓練一些「從教會出來、為教會出來」的帶職或全職傳道人。我也期望這群成長的肢體,能夠再多用兩年,接受再進一步的培訓,成為教會的同工。
  「六年?」「這是夢嗎?」「太長遠了……」
  你認為我們有需要成為「一個強大的教會」嗎?

2008年6月21日 星期六

2008年第四週

  剛從四川地震災區回來。
  人在天地間的緲小,我深深體會。或許這就是我從前在電視機前看新聞報導,和身歷其境的分別。
  令我感受尤深的,不是在災區中的人民。反倒是一眾的救災者,他們無言的付出,令我們感到動容。當中很多是家庭教會的基督徒,在災後他們差不多是第一批人到達災區協助救災及善後的工作。他們不單提供了即時的供應(據可靠的消息,在一處的教會,他們在災後的崇拜即日籌得一百二十萬人民幣),而且他們很多人作出了長遠的承擔。很多基督徒投入了災區居民的心靈建設的事工,他們興辦帳幕中的愛心學校,在某地區的學校,卅五名教師都是來自災區以外,全國各地,在同一地方,校長來自深圳,某些老師來自遼寧,或是其他省份,五湖四海,全因他們期望以愛來服事災民,讓災區的人能在他們身上看見基督耶穌的愛。或許在當地,他們不被容許宣揚福音,卻藉著愛心的行動活出基督的樣式。
  「無論得時不得時,務要傳道……」
  當我們抵達成都的第一日,一位姊妹來接機。她對我說,今次地震已經深深改變了她的一生。她說,她的一生都將為這些人得以被重建而生活。
  成都繁榮的巿面依舊繁榮,但人心已經改變了。今日我們在香港,可能我們在繁榮的城巿中,喧鬧的生活中,我們失去了使人得救、得生命的興趣。因為我們對生命的了解,仍與滿足自己物慾的生活方式有關。生命真是脆弱不堪的。生命甚至比我們看到倒塌下來的樓房更脆弱。我們有否這樣的覺醒,以致我們所做的、所說的、所活的,都是為著他人生命得以被重建作為目的呢?
  請不要讓這災難發生過後,沒有在我們生命中剩下甚麼。神要的,絕不是一時情感驅動所作的捐獻,而是與祂一樣,以人得生命作為生活和服事的目的。

2008年6月14日 星期六

2008年六月第三週

父親節快樂!這是我第一次作父親的父親節,我實在為此感到高興。在作為別人爸爸和作為教會牧師的角色上,這父親節也給我很多的思想和激勵。
我希望我們每一位弟兄姊妹都需要有一個意識,我們總會有機會成為別人的屬靈父母。現在你的組長是你的屬靈父母,同樣的,有一天你也會在不同的程度上,成為別人的榜樣或模仿的對像。不論是生命中光明的、或黑暗的部份,我們總會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
弟兄姊妹,各位領袖,我們真的是別人的屬靈父親。正如我初為人父,我也唯恐我的女兒會「學壞」,或學習了一些在我身上的弱點。或許有時,我們在帶領或影響別人時,我們沒有這種「父親意識」,我們只有「我係領袖啦!聽我!」的意識,而我們從來沒有意識到:「我係屬靈父親啊!看我!」的氣質。
「孩子期望在父親身上看到甚麼?」我想這是我們作為父親、屬靈領袖必要深思的問題;這也是我們培養父親氣質的開始。

2008年6月6日 星期五

2008年六月第二週

  教會成長是聖經給我們的清楚的教導。教會之所以能夠成長,是因為我們在基督的真道上同歸於一。問題是我們怎樣能在真道上同歸於一?你可能會想:「牧師又叫我們多點靈修、多點禱告吧!」你這想法,只是答對了一半。以弗所書四章告訴我們,我們要在運用恩賜中,「成全聖徒,各盡其職」。個人的宗教生活可以令自己的靈命成長,但不一定能教會總體成長。教會的成長需要透過我們在小組中生活,運用恩賜,彼此服事,在各盡其職中來彼此發展和成全。
  最近在小組組長會中,我們得悉部份小組難以找到開組的時間,所以小組生活幾乎停滯。我們絕對理解大家生活忙碌;但我們也當理解,教會的生活不是宗教生活、也不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而已。透過小組而出現的教會生活,就是肢體間彼此成全的機會。可能我們會忽略了小組生活的重要性,因為我們想:「我們也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了。」但我們日常的生活圈子,並沒有與我們一同聽道、並沒有與我們一同靈修、並沒有與我們一同分享福音的異象……因此,他們也不會與我們一同面對試探、與我們面對相似的攻擊。我們是基督的身體,同氣連枝,血脈相連,同有一位聖靈,因此同有從神而來的異象和方向。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團契生活,我們只能空談教會的增長、成長。我們沒有在團契生活中彼此成全,我們也不可能在靈裡發現我們的需要,以致認同牧者們提出的成長方向和需要。
  弟兄姊妹,我們實在需要按著聖經的真理,長成基督的身量。讓我們各盡其職,作組長的忠心作組長;作組員的盡忠作組員,透過我們的相交,來經歷神期望我們教會的成長。

2008年5月31日 星期六

2008年六月第一週

……直等到我們眾人在真道上同歸於一,認識神的兒子,得以長大成人,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四13)

  「教會增長」與「教會成長」有何不同?
  肯定的,眾說紛紜。然而在我看來,聖經重視教會成長多於教會增長。教會增長談的是可見的量的改變;而教會成長卻是教會可見的質的改變。這種質的改變,就是教會長成像耶穌基督一樣的完滿。任何教會成長的方向和目標,都是教會中每一個人酷似基督。
  保羅得到的啟示指出,教會的成長是一個階段--「直等到」。為甚麼要一直等候?因為這涉及「我們眾人」。中國諺語說:「十隻手指有長短。」在這種等候中,我們操練著建立不同的生命素質:相信神要建立「我們」的信心、在這信心中的忍耐、在自己走得較前時俯就卑微的謙卑和仁愛、在仁愛中服事走得較慢的肢體的甘心……等。因此,神容許這樣的階段來建立屬祂子民的聖潔生命。在現在的教會生活中,你是否存著這種等候,並且在這等候中求主加力?
  保羅進一步指出,我們現在所信從的事上一致。怎樣達致這種一致?就是我們大家有對耶穌基督--神的兒子有確切的知識。不錯,因為我們乃是按著耶穌的樣式而成長。今天教會的成長是因為大家都知道耶穌是誰,耶穌做了甚麼,並且跟隨著耶穌的生活榜樣--祂怎樣倚靠聖靈的大能,順服神、愛人、服事人,以致在犧牲中成就這愛。問題不是我們大家怎樣「一致地」做一些事。問題是大家「一致地」以耶穌的樣式,在不同的服事上盡忠。由此,雖然大家恩賜不同,但卻體現了「一主、一信、一洗、一神」的真理。
  奈何很多時,很多人也誤解了耶穌的形像。有人了解耶穌是君王、是賜下豐盛和成功的神,祂聽禱告……這全都是真理,卻並非真理的全部。耶穌不單是我們看見榮耀的、成功的神--祂更是在愛中謙卑服事的那一位。事實上,耶穌在離世前沒有建立起強大的教團,祂留下的只是一群「小群」、充滿懼怕的禱告者,和一個不知何時何日成就的應許,就是這群充滿懼怕的小群要領受聖靈浸,得著能力,來見證祂和祂的道。但這小群到最終卻使更多的人被稱為「基督徒」,更多的人變賣所有賙濟有需要的、更多的人為了真道抛頭臚灑熱血。
  我們教會的使命宣言是:「造就卓越積極的天國使命人!」或者這是我們一個很好的時間來思考我們要的是成長還是增長,並且投進神對教會的期望中。如果你希望教會成長,你會做甚麼來實現這聖經真理?

2008年5月24日 星期六

2008年五月第四週

洪水泛濫之時,耶和華坐著為王;耶和華坐著為王,直到永遠。 (詩廿九10)

  人生不能理解的事情甚多。我們現在的際遇和帶給我們生命的意義,也不可能在這刻完全明瞭。在各樣的困境中,我們越發看見人的有限--人實在不能為自己誇口甚麼。
  既然人不能為自己誇口,也不應妄自菲薄。人如果認同自己和他人也同是活在限制中,那麼,我們也不應只著眼限制帶給我們的限制。故此,我們也不會過份要求自己和他人。我們在限制中,我們會盡力而為,也會量力而為。問題是:在限制中,你看見甚麼?
  「洪水泛濫之時」,我們的眼目放在那裡?我們看見甚麼?
  在今次四川的地震中,我們看見許多人並沒有著眼於限制中,他們超越限制地看事情,所以搜救隊屢次帶來奇蹟。當人有盼望,自然會超越限制,看待事情。因此,人不會誇口,人不會妄自菲薄;人更會緊守崗位,要求自我超越。
  但基督徒的盼望絕不建立在美好的願景上。基督徒的盼望,建立在信心之上,而我們信心的根基,就是那信實美善的上帝。是的,哈利路亞,祂一直坐著為王。從地震過後,災區及成都一直穩定的治安、民眾的守法、網民彼此呼籲不要拋售災區企業的股票、我國政府在各方面的成長和改進,我們都看見耶和華坐著為王。是的,我們或許不能在這段時間明白這災難的意義,但我們仍然抱存一個信心,我們的神坐著為王。
  「洪水泛濫之時」,你的眼目放在那裡?

2008年5月17日 星期六

2008年5月第三週

  四川的地震對很多人帶來了突如其來的震盪。當我星期一旁晚抵達新加坡的時候,在新聞看見災情,幾乎不能相信。一方面惦記著在成都的陳國源弟兄的安危;另一方面,也感到不知所措,那刻實在感到聖經所說,人的生命就像野地的草,風一吹過,就必枯萎。我們可以做些甚麼呢?或許我們可以捐款,我們可以禱告,但我們還可以怎樣呢?在這些重大事件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感到無能為力。
  星期四晚上,與陳國源弟兄聯絡上,他仍然身處成都。作為一位信主幾年的弟兄,他感到傳福音的需要,所以選擇了在內地工作,並且在當地教會,把從神學院課程學得的知識,與當地教會和神學生分享。在地震發生後,他更與一些神學生四處奔走,一方面安慰那些失去家園的青年和小朋友,他也冒險傳揚福音,因為他感到生命的無常。當我那幾天為他禱告時,我心裡就是想,可能是因為在堂上我們談得太多五旬宗信仰,所以他對末世和聖靈的大能有委身,才變得這樣熱衷。星期四的對話,令我證實了這想法。他真的在活出他的信仰。
  當晚,陳弟兄希望我們香港的神召會能參與日後四川的心靈重建的工作。(明報在星期五當天有一篇文章也正談到這方面的需要,我已把文章張貼在《靈食》,請前往參閱。)當時我不能夠承諾他甚麼;事實上,我感到有一定程度的為難。我不是不想做,但怎樣去做?香港的神召會又能怎樣聯繫……總之,那天晚上,我只能把一切交在禱告中。
  第二天早上,我在上課的途中,在一個咖啡店遇到陳贊美牧師。我本來沒有這麼早吃早餐的習慣,不過那天不知怎的應邀坐了下來。跟著很自然的就與她和其他同學談到我跟國源的對話。神真是奇妙的神,為我們開路的神!原來陳牧師是新加坡神召總會負責宣教的委員。她說,其實在地震後,她已經很想做一些宣教的工作,但耐何沒有門路和渠道。而且,本來她六月要有一次到中東的宣教行程,但因為某些原因,她要取消,現在剛好可以考慮。並且她立即的幫助我聯絡新加坡神召總會的總會長見面,商討這件事情。所以我立即致電國源弟兄,把現在他感到有宣教需要的事SMS給我,好讓我與會長有所提議。(詳見《靈食》)下午與會長的面談中,他答應會以書面的形式,邀請新加坡各神召會參與是次事工,並且先由陳牧師帶領一些同工在成都實地視察。會長也期望藉著這次的服事,使香港和新加坡的神召會有更大聯繫。感謝神,祂用我們想不到的方法為我們開路。也請為我禱告,因為事情發生到這地步,神也放我進去了一個我從來沒有從事的宣教事奉中。按陳牧師的要求,我也會與他們同去。其實最初的時候,大師母也擔心我們會在現階段投入,因為災區總有不明朗的因素。但神安排了很好的時間,而且我們預計會投入的,不是即時的幫助。因為現在全世界的資源都會集中在這憂傷的救災過程中,但要長時期的關懷,卻需要有更大的愛心和耐性。求神幫助我們。我也期望你,不單是在一時的哀慟中,投入一些金錢,而是把握每個傳福音的機會。如果將來我們真的要在這方面投入,我也期望我們的教會能身先士卒。因為我們神召會所相信的耶穌,是我們的救主、醫治者,透過聖靈浸給我們作見證的能力,祂也是快要再來的君王。阿們!

2008年5月10日 星期六

2008年五月第二週

香港人慶祝母親節的方式,通常都離不開「請阿媽飲茶」、「請媽咪食飯」、「小朋友送心意咭」、「送花就送康乃馨」等等。當然,以上的慶祝方式都是很好,能夠讓各位為人子女者向「媽咪」表達一點心意。但有時候,筆者感到在香港這個極度都市化的社會之中,我們對母親的「孝心」往往只會停留在節日中「一點心意」這個層面上。故此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不難發覺在母親節、父親節這類節日當中,突然會多了很多「孝子」,而所謂的「孝」就是我們要在母親節去「幫襯」某某大酒樓,或「幫襯」某某商店買「甚麼甚麼」慶祝禮物等等。當我們的「孝」只停留在這個「少少心意」的層次時,那還是孝嗎?

(約十九25-27)當耶穌在十架上看著祂母親時,祂所看見的是母親的實際需要。故此,祂知道自己將不在世,就按排了祂所最信任的那門徒去照顧祂母親。筆者在自己今年的畢業習作中,有幸能夠參與一個長者的服務計劃,在過程中筆者發現那些長者(就是那些別人的母親),其實最需要的就是「有人同佢地交談」、「有人聽佢地談心事」、「有人願意被佢地關心」。當然,你的母親可能會有其他需要,而答案可能要由你去發現。

但在母親節當中,筆者相信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讓我們重新一次去思想我們與媽媽的關係,重新思想甚麼是為人子女者當盡的「孝」。你能否在神面前為你的媽媽禱告呢?你渴望在聖靈的幫助之下去發現,並期望能滿足你媽媽的真實需要嗎?我們說我們盼望媽媽信主,但請記得,「福音」不只是一個關乎靈魂的事,更是一個關乎全人(身心靈)的事。共勉!

陳智聰傳道

2008年5月3日 星期六

2008年五月第一週

  「教會生活」對我們來說,可能只是社交生活的一種;弟兄姊妹的關係,也可能只是我們不同社交圈的其中之一。故此,我們也很容易以處理其他社一般的方法,理教會中的人際關係。
  然而,聖經並不這樣認為。教會中的關並不是社交生活的一種。這只是我們從實利為前題的功能考慮。真的,教會中弟兄姊妹的交往可能為我們帶來友誼,或是一些其他方面的幫助;但本質上,教會是基督的身體,所以我們是互為肢體的。
  既然我們是互為肢體,那麼,我們彼此間相處的方式,便應與我們其他的社交圈有所不同。保羅說得好:「身上肢體,我們看為不體面的,越發給他加上體面;不俊美的,越發得著俊美。我們俊美的肢體,自然用不著裝飾;但神配搭這身子,把加倍的體面給那有缺欠的肢體,免得身上分門別類,總要肢體彼此相顧。」(林前十二23-25)所以,在教會中,我們理應謙卑,因為我們不可能完美;故此,當別人期望把我們變得體面和俊美,或者在過程中,我們會感到不太舒服,但這是我們作為基督身體必經的階段。另方面,我們的謙卑,也會使我們在幫助別人變得體面和俊美的時候,令人真實的感到神的愛和我們的善意。
  真的,教會就是建立在這種「我們是基督的身體」的體認上。故此,我們當認定,作為肢體,我們彼此需要,我們也彼此需要負責。願神更賜福我們各人,使我們更能活出祂所喜悅的教會生活。

2008年4月26日 星期六

2008年四月第四週

  今日青少年的問題,其實源自他們在兒童的時期的成長限制。「三歲定八十」是真實的道理。當少年人成長到一個地步,他們要確立自我的形象,其實就是以他們一直所接受的價值觀,對照外在世界,接收他們「認為」正確的,排拒他們「認為」不對的,從而建立自己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家庭從前對他們的影響,會令他們確立價值觀的時間產生重大的決定性力量。那麼為甚麼我們說少年人是叛逆的呢?這正因為在他們年幼時,家庭沒有把他們認為正確的灌注在他們的生命當中,到他們要確立自我形像時,他們的家庭或家長才急就章的把一些「東西」沒有條理地、要求這些少年人即時接受。少年人這時已不再單單的依賴家庭成為他們行事為人的參照,因為他已經有太多的朋友,和身處的世界,對他們有更大的吸引力和教化能力。而他們與家庭關係的疏離,也會令他們更易接受世界的價值。
  故此,當我們在小朋友年幼的時間,讓他們看見我們身上的基督樣式,讓他們在教會中有機會學習正確的價值,讓他們從小明白聖經真道,便不再是我們個人的喜好或宗教生活那麼簡單。一方面,這是我們能為小朋友儲蓄的未來資產。就正如彼得曾說:「金和銀我都沒有,我將我所有的給你,就是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再者,如果我們的小朋友,從小認識耶穌,他們未來的人生將會有更好的參照,以決定他們將來的價值觀和價值觀。這也是我們作為信徒的社會責任。是嗎?
  我絕對相信:「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如果今天你自己也未有這種能令你平安和滿足的價值觀,以致你能和你的小朋友和家人分享,今日正是時機,得著這樣的救恩。請你繼續在教會中認識耶穌,讓你生命更加豐盛。

2008年4月19日 星期六

2008年四月第三週

  箴言廿二6教導我們要「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路,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事實上,教養孩童是我們這一代人一大挑戰,有人認為自己負不起養育孩童的責任,所以決定繼續二人世界的生活。也有人在成長中,因著各種客觀的社會或家庭問題(例如父母為口奔馳、又或是在破碎家庭中成長……等問題),致使他們也沒有得著適當的教養。長大不等於成長。這是今日很多為人父母者沒有深思的課題。
  聖經所說的「教養」,乃是指「父母委身於訓練」孩童。今日在我們成人世界,因講求效率與速度,所以直接的結果就是我們失去應有的耐性。訓練孩童,絕不是「我講了一次,你就應該如此如此」、「講極你都唔聽!」教導是父母對孩子的一種委身。就像在婚姻中,丈夫對妻子的委身;妻子對丈夫的委身;二人對於他們所組成的家庭的委身。委身就是一種相屬--「我屬於……」,甚至是生命中沒有第二個更重要的負擔。但是這種對孩童的委身,並不是對他們完全的坦護,而是委身於使他走當行的路。問題是,我們是否對孩童所當走的路清楚明瞭。或者今日社會會與我們作為家長的競爭,去爭取我們的孩童的注意,贏得他們的專注,好從他們身上得到一些理益,所以他們會讓我們的孩童得到一些他們期望得到的短期利益,使我們的孩童聽命於他們。所以這種對孩童無條件的委身,讓他們得到適當的指導,走在一生中應走的康莊大道上,便是我們作父母可以做的事情。
  最近每個傍晚政府宣傳片說:「在自己的崗位上克盡本份,就是對國家最大的貢獻。」這豈不也是指著我們作父母的說的嗎?這也是我們對天國的貢獻。下一週的聚會,我們也要向未信主的父母談到這方面的問題。請帶他們回來,讓他們有機會認識耶穌,在祂大能的幫助下,成就這麼艱巨的任務。

2008年4月11日 星期五

2008年4月第二週

  本月份是我們教會的「兒童月」。在第四週的主日,我們將會特別有一個關於「家長與兒童」的崇拜,其中透過分享聖經中,神對兒童及家長的期望,帶出福音信息。所以,一方面我們懇切的盼望各位在本月的禁食日中為是次聚會禱告外,也希望你能帶領你所認識的一些對像,來這裡領受和學習關於這方面的神的心意。
  我們今年期望那些把小朋友帶到來我們當中的家長,有機會接觸福音,更重要的是,他們能接觸「你」。他們不是要聽聽小朋友在教會中學了一些甚麼、吃了一些甚麼茶點(感謝神,負責兒童崇拜的肢體他們很慷慨地,奉獻了他們的金錢與技能,讓小朋友有精美的茶點)、又或是有些甚麼功課、勞作拿回家中。而是他們有機會藉著與教會的肢體,有所接觸,從大家的身上看見督的榮美,然後他們被吸引,接受耶穌作他們的救主。大家務請分工合作。兒童導師他們作的是幫助兒童在主裡成長,牧師傳道雖然也負責傳福音的工作,但教會整體也是傳福音和禱告的基礎和動力。
  神在創造之時,不是創造了男人和女人,而是讓他們成為一體,變成了家庭,並且命令他們生養眾多。神創造了家庭。在這末後的世代,撒但正不斷以破壞家庭,作為對神和祂教會的攻擊。不單世界的家庭受到攻擊,在主裡的家庭有時也不能幸免。故此,如果我們明白神創造時的心意,我們就會盡力與我們的神同心同工。是的,在這末後的日子,家庭需要使人和好的福音。不單是為著神和人間的關係復各,也是神在創造中所視為美好的事情的復還。如果我們領受聖靈,為主作證,這豈不也是我們應關心的事情嗎?

2008年4月5日 星期六

2008年4月第一週

  七月一至三日,我們將會再次舉辦《目標驅動新人王》營會。我希望大家可以預留時間,考慮參加。
  這樣一個「模擬人生」的營會,大家可能會覺得是遊戲一個。可能大家會想,用幾天的時間,去參與一個「遊戲」,實在並不值得。這怎樣衡量和分配時間正顯示了我們價值觀。這也可能正反映了我們對於反省我們人生的價值觀,我們也不感興趣。或者我們滿足於每日按著我們熟識的生活方式生活,當中我們也沒有所謂甚麼價值不價值,總之「日日難過日日過」就是了。
  《目標驅動新人王》的目的就是讓大家反思作為一個基督徒、甚至是更基礎的,作為一個人,我們活著為了甚麼。可能我們有時會在理智上說:「我很清楚我的生存目的。」但是,我們是否真的把我們的認知活在生活中?為甚麼我們的認知,可以跟實際的生活有這麼大的的距離,甚至是落差?除了我們初信的時間,我們為主熱心,會思想信仰與生活的關係以外,為甚麼我們現在卻活在一個不冷不熱的光景中?這對我們現在的人生和永恒有甚麼影響?
  這些答案不是別人可以給你的,否則這仍停留在認知的層面。這必須是你自己去發現,並且服膺在自己的發現當中。如果我們要成為被膏抹的一代,並且被神大大使用,我們必須清楚自己的價值觀,而且願意在日常生活中自發地實踐出來。鼓勵你,預備這幾天的時間,進入這退修的營會。也為自己的心志禱告,作好準備,求主在這段時間感動你,預備參與這營會。

2008年3月29日 星期六

2008年三月第五週

  上星期復活節主日,我們有六位弟兄姊妹受浸成為基督身體的一部份,也加入教會。當日開始,整週的講道,我都環繞著希伯來書十章19節以下的經文,談及基督徒生命的責任。我把那段經文講了四次,四次都略有不同,然而昨天在青年崇拜中的分享,最令我感到神對教會的心意。
  「聖潔就是我們對所得著的救恩負責。」這是我在昨天敬拜時聖靈給我的感動。當然聖潔是「分別為聖」、分別出來的意思;但聖潔也在實際的談到我們作為基督徒生活的每一方面。不錯,基督在拯救我們、流出寶血的時候,我們已經得著身份和地位上的聖潔,然而我們每一天都要為活得像基督,倚靠寶血的大能和聖靈的能力。有時我們有著一個錯覺,就是我們在世的生活不可能完全聖潔,因此我們就會對「今日務須活在聖潔中」有所妥協。
  「聖潔就是我們對所得著的救恩負責。」於是,我們務須在每一天的生活中保持著神在我們身上所彰顯的榮耀,而不要讓祂丟臉。我們需要保持著祂選上了我們的榮幸,而對「作為祂新婦」的身份追求無瑕疵、無沾污、無皺紋等類的病。
  寶血的大能令我們活在聖潔中。(來九13-14)因此,我們要對寶血的大能存著全備的信,真誠地活出這種信心來。這種大能表現在我們可以「坦然無懼」地進到至聖所敬拜,因此,我們的敬拜生活應該活潑而自主、我們的靈修、禱告和集體崇拜應該反映這種坦然無懼。從來十24-25中,我們也得知道,原來教會中的團契也令我們保持寶血的能力,就像約翰所說:「我們若在光明中行,如同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兒子耶穌的血也洗淨我們一切的罪。」(約壹一7)故此,我們需要保持真實的團契,在愛心中說誠實話,彼此建立。這也是我們在救恩中彼此負責的表現。
  「非聖潔,不得見神。」(來十二14)這是聖經對教會的提醒和警告。如果我們渴望在崇拜中更多看見神的彰顯和工作,就讓我們努力的靠著寶血大能和聖靈的能力活在聖潔中。

2008年3月15日 星期六

2008年3月第三週

  「基督為我們受苦受害」,這是受苦節的主題。這幾週的講道,好像都指出,作為芏督徒,我們要預備受苦。但我們心裡自不然有一種想法:「好端端的,為甚麼要受苦?」
  首先,基督徒不像世人,希望「趨吉避凶」。或者這是我們的願望,但作為基督徒,我們不單預備好為主受苦,並且要選擇受苦--就像彼得所說的,我們以受苦成兵器。(彼前四1)為主受苦是一種選擇,正像基督選擇為我們受苦一樣。
  如果基督為我們受苦的目的是要叫我們得救贖的話,那麼我們受苦又有著甚麼的目的?我相信,這是我們學效基督的一個歷程,以致最終我們與祂的性情有份。有時,生命中的聖潔需要在受苦中學習得來。沒有受苦的經歷,我們看不到我們真實抱持的價值;在受苦的過程中,使我們撥開了障眼的雲霧,變得清醒,讓我們看清楚自己的本相;在受苦中我們認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和不可靠;在受苦當中我們看到我們與神的距離。如此,我們會變得謙卑,願意降服在神的面前,專注尋求祂的面。
  所以耶穌呼召我們背起十字架跟從祂。(可八34-38)這可不是甚麼宗教口號,而是在生活上真實的與耶穌同行。保羅在腓三7-12這樣寫道:「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 不但如此,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看作糞土,為要得著基督;並且得以在他裡面,不是有自己因律法而得的義,乃是有信基督的義,就是因信神而來的義,使我認識基督,曉得他復活的大能,並且曉得和他一同受苦,效法他的死,或者我也得以從死裡復活。 這不是說我已經得著了,已經完全了;我乃是竭力追求,或者可以得著基督耶穌所以得著我的(所以得著我的:或作所要我得的)。 」共勉。

2008年3月8日 星期六

2008年3月第二週

上星期主日的講道談到耶穌邀請祂的門徒一同進到受苦中。在進入預備受苦節的第二主日,我們理當更嚴肅的思考這問題。

今天早上探望一位有第三期癌症的肢體,在整個過程中,我看到她對耶穌的信心和盼望。她說:「如果我沒有經歷這次疾病,我也沒有這樣的信心,相信耶穌會保守我。」真的,從整個傾談的過程中,我們沒有聽見她的怨言,反而聽到她勉勵別人的說話,聽到她對耶穌的信靠。對,面對苦難,有時需要選擇心態。我們不能逃避苦難時,就要用屬神的心志來面對。

當希伯來書的作者鼓勵在苦難中的基督徒時,他指出了耶穌的榜樣,並且耶穌也是在苦難中的人信心的支持者。「 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神寶座的右邊。」(來十二1-2)用錯誤的態度得罪神。如果受苦是有目的的話,乃我們應該仰望正面的目的,全心奔走人生的道路。

受苦節正提醒我們應有這樣的態度,在記念基督受苦的同時,我們在各樣苦難中學效活出基督的樣式,榮神益人。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2008年3月第一週

  進入三月份,也是進入了準備迎接受苦節和復活節的時間。有人認為,我們這些注重聖靈充滿的教會,只著重宣講神的醫治、豐盛--只講一些積極的「成功神學」,而不談及作為基督徒的代價。或許這是片面的事實--因為我們相信神是豐盛的神、是賜生命的主、是我們生命的保障……這是我們頌讚祂的理由;然而我們也相信,若非耶穌取了奴僕的樣式,我們也不能從祂經歷成為神兒子的豐盛;若非祂所受的鞭傷,我們也不能得著醫治。(彼前二24)
  籍著受苦節,神叫我們對基督的復活有所盼望。真的,慢慢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漸漸學到沒有「漫無目的」的受苦,問題是「受苦為著甚麼?」如果我們單是著重「受苦的原因」,我們的生命只會停滯不前、充滿憤恨、怨天尤人。但若我們願意安靜下來,容許聖靈告訴我們「受苦的目的」,我們總會找到生命成長的方向、頌讚神的理由,甚至是尋求神大能大力的渴想,以致我們能得勝,並且得勝有餘,成為好像我們教會的宗旨所說的那一類,「卓越積極的天國使命人」。對基督徒來說,受苦、受死不是終點。終點也不是復活的盼望--終點是肉身的復活。故此,我們對醫治、釋放、豐盛有所期待,並盼望實在地體驗,正是信仰的實際表現。
  在三月份這數星期,我們開始記念耶穌受苦和復活,不單是一個節期的需要、宗教的禮儀。更重要的是,透過紀念耶穌的受苦和復活,讓我們知道,在基督裡幫助祂面對苦難的聖靈,用大能大力使祂從死裡復活的聖靈,今日同樣活在我們的生命當中,在我們生命的深處運行。(弗一17-21)特別在三月廿一日,我們與各神召會聯合崇拜的當日,也是我們的禁食禱告日,正好讓我們提醒自己,更深認識在受苦中建立復活的盼望,對神實在的豐盛有所期待,然後使我們成為流出聖靈恩膏、施福的器皿。

2008年2月23日 星期六

2008年2月第四週

  不知大家會不會意識到一件很重要的事,宣教是屬靈爭戰。當我們在教會中受神在基督裡帶給我們的救恩、醫治和釋放時,其實很多人在世界上被魔鬼的勢力壓制。事實上,魔鬼十分狡猾,牠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方法來壓制人心,讓他們拒絕神的救恩,更甚者,掉落在各樣敗壞的事情上。
  就像這幾星期香港的藝人裸照案,正是一例。雖然隨著當事人現身道歉,好像已經有某種的了斷,然而正因為這樣的道歉,也混淆了一些人的價值。一些似是而非的說法,就如「這是我私人的事件」、「那些照片在沒有我的同意下被盜竊」、「我沒有意圖公開,然而因為別人的緣故,帶來了其他人的傷害」……,讓很多人以為,只要不讓別人知道,做甚麼事都是私隱,而不用負責。
  其實,人正是需要對自己的生命負責。唯有在對自己生命負責,好好管理自己生命的同時,別人才可以放心的和我們彼此倚靠。然而,如果人只以自己為付責的對像,而沒有更高的負責對像,就是把自己神化,結果卻慘成偶像化了自己。結局就是死亡。對我來說,我對這道歉有點不以為然。當事人說:「我會無了期退出"香港"娛樂圈……」,就正說明這種自我偶像化帶來虛假的責任承擔。
  保羅指出:「我們爭戰的兵器本不是屬血氣的,乃是在神面前有能力,可以攻破堅固的營壘,將各樣的計謀,各樣攔阻人認識神的那些自高之事,一概攻破了,又將人所有的心意奪回,使他都順服基督。」(林後二4-6上)
  我想我們絕不希望我們身邊的人、我們的下一代在價值上被混亂;我們也不希望我們的世界上的人在各種這些自高之事中,帶領世界步進滅亡。故此,當我們落實傳福音和宣教時,我們教訓他們遵守耶穌所吩咐的每一句話,或許就是我們今天作為基督徒最積極、最能作的事。

2008年2月16日 星期六

2008年2月第三週

  本月份是我們的「宣教月」。在我們教會過去的五年,我們只是鼓勵弟兄姊妹做最低程度的宣教:在本地對外傳福音,每年到河源做一次助學旅行,在當中向學生和家長傳福音,嚴格來說都不是嚴肅的宣教事奉。
  在某一程度來說,在本地傳福音是教會性的事工,因為福音的果子有很大的可能是自己教會得到的。然而,宣教的事工卻是天國性的--不一定令自己教會得到直接益處,反而可能教會一直在付出,只是神的國度得益。
  為甚麼我們要做更嚴肅的宣教?傳統的教會觀念是,宣教是耶穌的大使命--「所以你們要……」(太廿八19),因此,我們就要遵守耶穌的使命。然而,我們更應留意,我們這群人去傳福音、宣教,不是因為我們被命令去做一些我們不太願意的事。耶穌清楚對我們說: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我們期望成為被膏抹的一代,但我們不要做恩膏的消費者,自己享受著聖靈的膏抹,有更好的敬拜、有更多的神蹟奇事。聖靈的膏抹要使我們在自己的城巿,跟著走出自己居住的範圍,以世界作為目標,為主「作見證」。一個被聖靈膏抹的人,理應帶著這樣的志向和能力。
  在暑期中我們教會將與神召會西環堂一同合辦宣教體驗旅程。我的期望不單是青年人能夠參與,而是願意讓神的福音被傳開的弟兄姊妹,透過參與宣教而體驗聖靈在他們身上的呼召和能力,或許大家在香港沒有機會見到宣教帶來的神蹟奇事,但透過真實的向世界分享聖靈的能力,你就能明白為甚麼神蹟奇事會隨著傳道的人。
  鼓勵你,開始為暑期這次宣教事工禱告,預備一些假期,進行這件有意義的事情。

2008年2月9日 星期六

2008年2月第二週.農曆年初四

  在新年的第一次崇拜,首先恭祝大家主恩常在,靈力充沛。這也是我們教牧同工為我們教會所作的禱告。事實上,如果沒有聖靈的加力,我們在這不法的世代真的會變得好壞不分,難以有效作鹽作光。
  馬太福音廿四12告訴我們:「只因不法的事增多,許多人的愛心才漸漸冷淡了。」這幾星期全城抄得熱哄哄的新聞莫過於明星不雅照片一事。很多人對事情有不同的看法,也有不同的評語。然而我想鼓勵大家從另一角度看這事情。在今天(10/2,星期日)有網友發起遊行,抗議警方選擇性執法。或許他們這樣作有一定的道理,警方或許在處理今次事件上有進退失據的地方,然而,現在事件的重點已被模糊過來了。過去一些敢於針對時弊的基督徒群體,或許在被某些人士評擊為「道德塔利班」,而顯得較為沉靜。但讓我們想深一層,現在我們的社會不單是面對網上言論自由的問題,而是當有人在濫用自由和挑戰權威的情況下,繼續發放不雅相片,然後證明警方的不是。而且,事件的起因也是因為部份人害怕以後沒有渠道取得成人貼圖、或是害怕發放成人貼圖而犯法。這等自私自利及損人利己的行動,加上正義的標韱,便被正當化過來;因此,社會的道德變廢弛,人心也就越發難以分辨是非。當然,不論被拍照的(如果不是被偷拍),或是拍照的,甚或是發放的,都犯了極大的錯誤,而且也必然是我們基督徒常說的罪;然而,現在挑戰警權的做法,也並不顯得正義。如果我們不小心分辨,我們也不能合理地活出福音的要求。
  一年伊始,理應是我們對自身生命成長再次要求的時間。或許保羅對我們的勸勉,我們應慎重地考慮:
「 我所禱告的,就是要你們的愛心在知識和各樣見識上多而又多,使你們能分別是非,作誠實無過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並靠著耶穌基督結滿了仁義的果子,叫榮耀稱讚歸與神。」(腓一9-11)

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2008年2月第一週

  上週一是教會集體禁食禱告日。禁食禱告日定立的目的有二:一、讓大家學習透過禁食來學習親近神,並且以之為教會集體禱告的經驗;二、為確立教會整體對將來植堂有相同異象和相同委身。事實上,禁食一餐並不是甚麼大問題(起碼也有議員會以「接力絕食」來向社會表達他們的訴求),對很多人來說,禁食一餐甚至可以作為瘦身的方法之一。然而,如果這次禁食是一種操練,讓我們可以學習在禱告中並此紀念,學習省下一些金錢來在福音事工上委身,讓人得到福音的好處,那麼意義就更為重大。作為傳道同工,我們時常很希望知道我們的講道和教導對弟兄姊妹產生了甚麼影響--他們有否聽道而行道;事實上,實踐共同異象的人數比例,正好說明傳道同工的努力有甚麼果效。
  當上週我詢問大家的禱告狀況時,一方面,我被有參與的弟兄姊妹鼓勵;然而,我也擔心未有參加的,不明白我們邀請大家每月一同禁食禱告的用意,以致於不太熱衷,以致大家對將來植堂缺乏重視,沒有在最初的時間作好心理和靈性的準備。結果到真的要開始植堂時,大家其實從沒有在禱告中深思熟慮,不知到神如何帶領,從而有所參與和回應。
  我期望我們的教會是有異象的教會,能發展的教會。禱告的代價是必然的。我期望二月份的禁食禱告日,大家能一同參加,讓我們整個教會,成為禱告的教會,並且是在禱告中被聖靈引導的教會。

2008年1月26日 星期六

2008年1月第四週

剛過去的星期一大家有沒有禁食禱告呢?今年開始,教會在每一個月的廿一日一同禁食,不單是為了預備植堂的需要,而且更期望弟兄姊妹一同建立禱告的生活。不單是我們為自己的需要禱告,乃是學習在禱告中,一同為神給教會的使命和發展,並且祂的國和祂的義代求。

有人形容禱告就是教會發展的能源,禱告會就是教會的發電機。不過,我也看過一些有禱告會的教會沒有禱告。因為禱告可以是一種宗教表現,而不是一種宗教實質:就是人在敬拜、尋求神中,讓神對他的生命說話,也讓我們帶著愛去回應神給我們的指引。禱告絕不是我們去求神為我們完成甚麼的機會,卻是讓神改變我們心志意念的同時,我們用神的角度思考和祈求,然後看見神怎樣工作、也藉著我們工作,使神蹟發生,使祂喜悅的事成就。

所以,如果我們不愛禱告,則沒有機會看見神蹟。這星期我聽到很多弟兄姊妹在禱告中經歷了神的工作和醫治。我相信這不單要發生在個別的人士身上,凡尋求祂的人,也必然經歷祂為我們預備的工作和供應。我期望透過這個每月的操練,讓你更經歷禱告的真實--神的真實。

2008年1月18日 星期五

2008年一月第三週

  剛過去的一週,與神學院的同學一同經歷了一次美好的學前學習營會。我們邀得馬來西亞生命沖擊事工(Lifeimpact Ministries)為我們學院的同學主辦了一次名為「教會遊戲」(Church game)的活動,透過遊戲學習如何建立教會。當然,我們的同工也把握這次機會,透過參與是次活動,重新檢視自己的牧養能量。
  我們發現在遊戲過程中,大部份的「牧者」都被一群「冷淡信徒」所困擾。雖然這群人在教會中有奉獻,但卻運用了教會大量的資源,甚至令到一些表面看似強大的教會變得外強中乾。教會的成長需要委身的事奉者和傳福音的使者,甚至有時在教會中那些火熱的信徒,如果他們沒有成為事奉者和使者,他們也很容易的變得冷淡。在遊戲中我所主領的教會,經過一年的時間,仍然看見很多冷淡的信徒,所以我們盡力把這些人變成事奉者和使者。在遊戲中,我們也感到使這些人改變而付出加倍的禱告、關懷和鼓勵,甚至財力的投資也少不了。在其中一節的討論和反省中,一位神學生感慨地說:「原來變得冷淡是那麼討厭的。當別人對你有期望,甚至投放大量資源在你身上,鼓勵你讀好一點神學,然而你卻冷淡面對,真是令人洩氣。」當然我們大家都知道他在說自己,但大家也實在哭笑不得。
  真的,一個被膏抹的教會不需要那麼多冷淡信徒。甚至就算教會投放大量人力和資源「催谷」這些肢體,也不一定會成功,而且更多是事倍功半。在遊戲結束時,當我們思考一個問題:「留在教會中的冷淡信徒究竟是否得救?」當然,我們不是神,我們不能代神回答。然而神從沒有呼召我們任何人變得冷淡,祂卻吩咐我們全心愛神、全力愛人如己、教導別人明白神的心意、在教會中彼此鼓勵和為祂作見證。我們沒有冷淡的時間。或者,我們真的應該思索我們的生命狀態,好叫我們能在這彎曲的世代,好好的活出基督的樣式,流動祂生命中的膏抹。

2008年1月11日 星期五

2008年一月第二週

  相同的異象和抱負使我們有同樣的步伐和方向。神設立教會並不是設立個別的人去完成個別的事情。作為一個合一的教會,我們乃是作為基督的身體,來完成基督心中期望的使命。
  過去的復興聚會使我們有相同的經歷,這是作為同一的群體、作為基督的身體很重要的合一過程。正因為我們對神有相同的經歷,以致我們對祂有相同的認信。事實上,我們看見很多肢體在過去的聚會中經歷了神的醫治,甚至有人告訴我他們的心靈也得著醫治。這樣的經歷,使我們成為一個被神醫治的群體,我們也更有信心於神使用我們作為醫治的群體。耶穌真的曾給與門徒權柄,也吩咐他們要去宣傳天國的福音、醫治病人和趕出污鬼。(太十1)教會的最基本使命可以說就是這三方面。我們是白白得著權柄,所以也需要白白捨去。(太十8)真的,當我們環顧四周,的確有很多人需要福音,很多人身體需要醫治,也有更多的人心靈需要從壓制中釋放過來。我們需要覺醒,教會就是靠著神的權柄去完成這艱巨的任務。
  你可能會想:有需要嗎?我會說,這是主的命令,讓我們存著謙卑的心去作。然而,另一方面,這也是我們面對的處境,如果我們不去改變它,我們也會受到影響。最近我認識了一個家庭,就是因為其中一位成員患上抑鬱病,結果好像全家受到傳染似的,一個一個的在精神壓力中頻臨崩潰的邊緣。是的,我們不可置身事外。讓我們在聖靈臨在的經歷中,加強對使用神所賜權柄的認信,服事我們的世代。

2008年1月5日 星期六

2008年一月第一週

  哈利路亞!我們踏進新的一年,這是我們教會第五週年的開始。讓我們的教會成為「被膏抹的一代」!讓這句話不是我們的口號,甚至是在明年堂慶玩遊戲時,也記不起來的口號。如果我們不渴望成為一個被聖靈膏抹、滿有聖靈膏抹的人,我們的教會不可能成為一個被膏抹、有能力的教會,廣傳福音,服事人群。
  你怎樣把握被聖靈膏抹的機會,也就說明了你有多渴望聖靈的膏抹。從上星期三的祈禱會開始,黃約翰牧師參與我們的聚會開始,在週四、週五晚上的奮興聚會,神醫治的大能大大彰顯。或許你會認為你自己沒有甚麼重大疾病需要參加聚會,但是,當你越多在神的同在中,越發看見神的作為,你的信心才有被提昇的機會。透過牧師的講解,你才能明白怎樣與神同工。黃牧師很謙卑的說,我是教神學的,我也帶領這些聚會,所以我也是他的老師。但實情是,他這麼多年運作的經驗和心得,也教導了我很多。神藉著祂的僕人建立了你們的牧師傳道,但神更渴望藉著祂的僕人,給你對祂一手的經驗。我鼓勵你在今年開始,把握每一個被聖靈膏抹的機會!
  黃牧師周遊各國主領聚會,見聞廣博。他指出我們教會和姊妹堂會有很強的敬拜膏抹,甚至這幾晚聚會,有其他教會的參與者說我們的敬拜有類似當年阿根庭復興的膏抹。我們在感謝神之餘也當對神有更大追求,不要自我滿足。實在,我們尚有很多要改進的地方,包括心態和技巧。我實在期望我們的教會能有自己完整的樂隊,但這要大家付出代價。不錯,追求復興和聖靈的恩膏缺需代價。我們有否預備自己,為神膏抹我們的教會付出代價?對你來說,甚麼是那復興的代價?讓我們在這年好好認識,好好學習,好好付出。